[发明专利]一种深水钻孔嵌岩基础双壁钢围堰精准定位着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8731.7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海;伍军;项远方;章好龙;孙小猛;胡晓东;杨嘉毅;方伏浪;江胜华;曹建宁;宋泽安;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8 | 分类号: | E02D15/08;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钻孔 基础 双壁钢 围堰 精准 定位 着床 方法 | ||
1.一种深水钻孔嵌岩基础双壁钢围堰精准定位着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深水基础水下爆破、清碴,而后测量基坑平面位置的基底高程,确保符合深水基础相关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确认满足圆形双壁钢围堰刃脚着床条件;
(2)将双壁钢围堰的首节初步定位至设计位置;
(3)在所述双壁钢围堰的首节内侧壁沿着圆周均布若干竖向导向轨道;接高所述双壁钢围堰,同步接长所述导向轨道;
(4)当所述双壁钢围堰接高完毕,在所述双壁钢围堰顶口以下2-3m的外侧壁均布若干锚环,采用钢丝绳将所述锚环与岸边地锚、水中混凝土锚碇连接;
(5)将全站仪配套的棱镜放置在所述双壁钢围堰顶,采用所述全站仪测量所述双壁钢围堰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对所述双壁钢围堰进行定位;
(6)向所述双壁钢围堰的壁仓内注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实时采用平面控制系统调整所述双壁钢围堰的平面位置,保持所述双壁钢围堰顶口标高相同;当所述双壁钢围堰的环向刃脚底部将要触及河床时,在承载钢管上安装反扣轮,并使所述导向轨道与所述反扣轮配合;在所述导向轨道顶端安装反力托架,在所述承载钢管上安装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位于所述反力托架下方,并能够推动所述反力托架;所述承载钢管底部具有混凝土桩;
(7)当所述混凝土桩触及河床,且已受力稳定后,锁定所述平面控制系统,继续向所述双壁钢围堰的壁仓注水,直至所述双壁钢围堰的环向刃脚完全着床,过程中使用所述千斤顶调整所述双壁钢围堰的垂直度;
(8)当所述双壁钢围堰着床稳定后,紧贴所述双壁钢围堰的外壁抛填砂袋,抛填高度为3-5m,并沿所述双壁钢围堰的内侧壁,在底部的环向刃脚位置堆码水泥沙袋,堆码高度1m,然后解除所述千斤顶的支撑,而后继续向所述双壁钢围堰的壁仓注水,待垂直度满足要求后,拆除所述千斤顶及承载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钻孔嵌岩基础双壁钢围堰精准定位着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多波束测深仪结合GPS定位测量基坑平面位置的基底高程,符合深水基础相关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后,采用三维软件模拟出所述双壁钢围堰的下部环形刃脚所处位置基底的平整度,再次确认圆形双壁钢围堰刃脚着床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钻孔嵌岩基础双壁钢围堰精准定位着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所述双壁钢围堰的首节内侧壁沿着圆周间隔60度均布竖向导向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钻孔嵌岩基础双壁钢围堰精准定位着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利用所述双壁钢围堰的全焊水密结构自浮原理,采用浮吊船、定位船进行竖向分节、环向分块对称接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钻孔嵌岩基础双壁钢围堰精准定位着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所述双壁钢围堰顶口以下2-3m的外侧壁均布6个锚环;并通过浮吊船采用所述钢丝绳将所述锚环与岸边地锚、水中混凝土锚碇连接,岸边地锚安装在指定位置;水中混凝土锚碇抛掷在指定位置,其中岸边地锚3个,水中混凝土锚碇3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钻孔嵌岩基础双壁钢围堰精准定位着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平面控制系统由所述锚环、所述岸边地锚、所述水中混凝土锚、所述钢丝绳和卷扬机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7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