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复合缓释口服胶囊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0530.6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暐;伍舒婷;李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9/70;A61K47/32;A61K47/38;A61K47/10;A61K47/34;A61K47/42;A61K47/36;D04H1/728;D01D5/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服胶囊 纤维材料 复合纤维膜 折叠 缓释 网格 复合 复合药物 纤维结构 药物载体 治疗功效 释放 软胶囊 网格状 胃肠道 纤维膜 胃部 包覆 叠置 给药 降解 区块 摊开 嵌入 胶囊 溶解 停留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缓释口服胶囊,包括口服胶囊以及可摺叠置入口服胶囊内的含药复合纤维膜,所述含药复合纤维膜呈网格状,网格中至少有两个不同规格的区块;所述不同规格是指至少两种不同纤维材料和/或网格大小。该纤维材料可分别包覆不同药物,能够折叠并嵌入软胶囊中,增加口服时的适应性。当胶囊口服进入胃部时使得外层溶解,折叠纤维膜能柔性摊开成一张膜,实现不同纤维材料与不同药物的释放组合,延长药物载体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和治疗效率,药物能由纤维结构区释放到胃肠道的上部并最终完全降解,除了改善每日频繁给药的问题,增加复合药物治疗功效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载体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复合缓释口服胶囊。
背景技术
对不同患者进行药物个性化定制在近年来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领域。目前使用的口服药剂主要是批量生产的片状药物或胶囊状药物,其中口服胶囊剂主要是将一定剂量的药物填充于胶囊中,由于其形状特性更便于患者吞咽并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但是每个个体对药物反应都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些批量生产的药物只适合某些范围内的患者,对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剂量过大或过小,作用时间过长或过短等负面作用。
另外,目前使用的口服药剂大多是单类药物药片,如阿司匹林片用于解热镇痛,普伐他汀钠片用于降胆固醇,茶碱片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等。而对于同时患有多种病症的患者,他们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片,可能会引起服用不便。此外,当治疗方案较为复杂时,病人记忆服药种类、顺序等更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漏服、错服等问题,从而影响病人依从性,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复合缓释口服胶囊,能有效进行多种药物控释。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复合缓释口服胶囊,包括口服胶囊以及可摺叠置入口服胶囊内的含药复合纤维膜,所述含药复合纤维膜呈网格状,网格中至少有两个不同规格的区块。
作为优选,所述含药复合纤维膜中的纤维呈实心结构、核壳结构(内外两层不同物质)、中空结构(只有一种物质)或AB双相复合结构(一根纤维上两种物质并列排布)。
作为优选,所述不同规格是指至少两种不同纤维材料、网格大小或网格高度。
作为优选,各区块的纤维材料不同,该纤维材料为可电纺聚合物,所述可电纺聚合物由胶原、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聚己内酯、几丁质、聚乳酸、聚乙烯醇、淀粉、玉米蛋白、明胶、透明质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混合而成,纤维的直径为300nm至550μm。
作为优选,所述网格大小指网格的长和宽均在500nm至500μm之间,网格高度在2μm至10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含药复合纤维膜由近场电纺3D打印制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含药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含药聚合物溶液;
将药物和电纺溶液按任意质量比混合得到含药聚合物溶液;
步骤(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含药聚合物溶液通过近场电纺3D打印获得含药复合纤维膜。
作为优选,所述电纺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溶质占电纺溶液的40~50wt%,溶质由胶原和玉米蛋白按质量比为0:1~9:1混合物而成,溶剂由醋酸和水按体积比为1:1~9:1混合而成;或,溶质占电纺溶液的16~26wt%,溶质为醋酸纤维素,溶剂由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3:7~7:3混合而成或由丙酮和二甲基乙酰胺按体积比为3:7~7:3混合而成;
或,溶质占电纺溶液的6~22wt%,溶质为乙基纤维素,溶剂由四氢呋喃和二甲基乙酰胺按体积比为1:0~0:1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0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柔性缓释口服胶囊
- 下一篇:一种外用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