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0906.3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6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文卫兵;胡君慧;官澜;胡劲松;李锡成;丁燕生;张强;刘垚;李越茂;周青媛;王伟;朱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04;G06F16/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三维设计 数据 软件 平台 交互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需要进行交互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据,对其进行处理生成跨平台交互文件;
所述步骤1)中,对获取的需要进行交互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跨平台交互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采用基本图元构建方法,对获取的需要进行交互的输变电三维设计成果数据进行建模,得到分层分级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
所述步骤1.1)中,采用基本图元构建方法,建立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采用分层分级的组织方式,对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成果数据的组织结构进行描述,得到输变电工程的三维设计模型框架;
所述步骤1.1.1)中,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用基本图元建模方法,以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成果数据为基础,构建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几何模型单元及其属性文件;
②根据得到的几何模型单元,构建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三维设计模型的组合模型及其属性文件;
③根据得到的组合模型,构建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物理模型及其属性文件;
④根据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输变电工程的逻辑模型及其属性文件;
⑤将得到的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物理模型与逻辑模型组合,即得到输变电工程的三维设计模型;
1.1.2)以输变电工程的三维设计模型框架为基础,确定输变电三维设计模型的引用关系;
1.2)建立跨平台交互文件的标准格式模板,对得到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进行存储,生成跨平台交互文件;
2)将跨平台交互文件作为输变电工程需要进行交互的软件平台的输入,实现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跨平台交互文件的标准文件模板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确定交互文件的标准格式,并根据需要存储的信息类型确定标准文件的组织结构为文件头、索引域和存储域;
1.2.2)建立交互文件中三维设计工程模型文件的引用关系,进而建立三维设计工程模型各层级之间的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1)中:
所述文件头用于存储三维设计模型文件的元数据信息;
所述索引域用于存储三维设计模型文件的目录结构信息;
所述存储域用于存储三维设计模型文件的数据实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域包括根目录和四个子目录CBM、DEV、PHM、MOD;
所述根目录用于存储文件头信息和附加文件;
所述CBM子目录用于存储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的目录的索引地址;
所述DEV子目录用于存储三维设计模型中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目录的索引地址;
所述PHM子目录用于存储三维设计模型中各组合模型目录的索引地址;
所述MOD子目录用于存储三维设计模型中各几何模型单元目录的索引地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域用于根据所述索引域的目录结构对三维设计模型文件进行分块连续存储。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交互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需要进行交互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据,生成跨平台交互文件并发送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三维设计模型构建模块和交互文件构建模块;
所述三维设计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需要进行交互的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并发送到所述交互文件构建模块;其中,对需要进行交互的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进行处理时,包括:采用基本图元建模方法,以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成果数据为基础,构建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几何模型单元及其属性文件;根据得到的几何模型单元,构建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三维设计模型的组合模型及其属性文件;根据得到的组合模型,构建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物理模型及其属性文件;根据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输变电工程的逻辑模型及其属性文件;将得到的输变电工程各系统、设备、部件的物理模型与逻辑模型组合,得到输变电工程的三维设计模型;
所述交互文件构建模块用于根据预先构建的交互文件标准格式,对得到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进行存储,生成跨平台交互文件并发送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
所述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将所述跨平台交互文件发送到待交互的软件平台,实现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的跨软件平台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09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