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多段发酵鱼露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0986.2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3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方义川;陈瑜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鱼露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24 | 分类号: | A23L27/2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黄海裕 |
地址: | 515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发酵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了一种混合多段发酵鱼露及其加工方法,其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区别于原有三段式发酵工艺,本发明将前期发酵分为一段前期发酵和二段前期发酵,发酵后再混合后进行中期传统发酵,最后进行后期保温发酵至发酵成熟。本发明能有缩短鱼露发酵周期至2年左右,所产鱼露的可溶性总氮的含量为1.9‑2.32g/100m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2‑1.325g/100mL,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7.25mg/100mL,且风味良好,具有优良的酪香与杏香风味,营养价值及风味整体可媲美传统工艺3~5年发酵期鱼露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多段发酵鱼露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鱼露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调味品,其味道鲜美,芳香独特,常被作为佐料运用于潮菜、东南亚菜系中。传统的鱼露生产工艺主要采用自然发酵法生产,生产周期大约在2-3年,对于高品质鱼露的生产,通常需要进一步提高发酵期,达到3-5年,以使鱼露中挥发性酸类、2-甲基丙醛、2-丁酮等风味物质,在品尝时口感更为突出。另采用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发酵工艺,不同的发酵期,其色香味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200910039915.2公开了一种三段式快速发酵鱼露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前期低盐(鱼盐重量比为20:1-4:1)保温(40-60℃)发酵、中期自然发酵、后期高盐(鱼盐重量比为3:1-2:1)保温(40-60℃)发酵三个阶段发酵鱼露,不仅其可溶性总氮、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增长较快,发酵15天时其含量已超过国家一级鱼露标准,经后期高盐保温后其风味、体态、颜色,鲜香味突出,与传统方法相比,鱼露发酵时间从2-3年缩短为1年-1.5年。但该方法相对于传统发酵3-5年期的产品,肉香味以及挥发性酸的带来的风味层次丰富度相对较低;
201710106686.6公开了一种低盐鱼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鱼露用电渗析进行脱盐处理,所述鱼露的盐含量15-18g/100mL,所述鱼露的氨基酸态氮≥0.65g/100mL。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新鲜鱼和盐混合,腌制和自溶进行前期发酵,再日晒夜露进行中期发酵,然后进行后期保温发酵,过滤,得到发酵成熟的鱼露;(2)将发酵成熟的鱼露用电渗析法进行脱盐处理;(3)对脱盐后的鱼露进行杀菌灌装,得低盐鱼露成品。本发明所生产的低盐鱼露,不利用代盐物质,鱼露香气浓郁,口味鲜美,无其他不良气味,体态澄清,呈棕红色。该方法与未脱盐鱼露相比,通过降低鱼露中的盐分,降低咸味以突出鱼露中的鲜味与肉香味,在风味上口感偏淡薄,且氨基态氮含量有一定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多段发酵鱼露,及其加工方法,通过将前期发酵进行分段处理,并以传统日晒雨露方式进行中期发酵,并改良后期保温发酵方法,使发酵期2年左右的鱼露中,氨基酸含量保持超过国家一级鱼露标准水平,并具备脂肪酸氧化或微生物发酵带来挥发性酸,以及带有酪香风味的鱼露特征香味物质,其风味的丰富度高,达到传统工艺3-5年发酵期鱼露的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混合多段发酵的鱼露,其可溶性总氮的含量为1.9-2.32g/100m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2-1.325g/100mL,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7.25g/100mL。
进一步的,所述的鱼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挥发性酸类相对含量为32%-33.5%,2-甲基丙醛相对含量为5.0%-5.5%,2-丁酮相对含量为6.0%-6.6%,2-甲基丁酸相对含量为3.0%-4.5%。
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多段发酵的鱼露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新鲜海鱼原料与盐混合腌制,海鱼与盐的重量比为3-4:1,并在常温下使之形成自溶状态进行一段前期发酵;
b)将新鲜海鱼鱼头和内脏的混合浆液、中性蛋白酶、部分一段前期发酵至自溶状态鱼醪混合在常温下进行二次混合发酵,形成蛋白溶解液,将蛋白溶解液、新的块状新鲜海鱼原料、余下一段前期发酵的鱼醪进行混合进行二段前期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鱼露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鱼露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0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