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宽带无线网实时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1848.6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桑胜波;万培;陈杰;吕立程;袁仲云;郝润芳;程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H04W4/024;H04W4/33;H04B1/7163;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浩;冷锦超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无线 实时 定位 装置 | ||
1.超宽带无线网实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1)、超宽带通信模块(2)、加速度传感器(3),所述中央控制器(1)通过导线分别与超宽带通信模块(2)、加速度传感器(3)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1)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稳压模块(4)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1)通过导线还连接有数据通信模块(5),所述数据通信模块(5)通过现场通信总线与监控中心计算机(6)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1)还连接有蓝牙通信模块(7);
所述中央控制器(1)使用的芯片为控制芯片U1,所述超宽带通信模块(2)使用的芯片为超宽带通信芯片U2,所述加速度传感器(3)使用的芯片为加速度芯片U3;
所述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ATXMEGA384C3-MH,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型号为DW1000-ES;
所述中央控制器(1)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61脚并接电容C8的一端后与可调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15脚依次并接控制芯片U1的25脚、35脚、45脚、53脚、电容C9的一端、可调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6、C5、C7、C4、C3、C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脚依次并接控制芯片U1的24脚、34脚、44脚、52脚、60脚、TH脚、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7脚串接电阻R1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8脚并接电容C11的一端后与晶振Y1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9脚并接电容C10的一端后与晶振Y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1、C10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5脚与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29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7脚与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44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6脚与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27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3脚并接电容C12的一端后与晶振Y2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2脚并接电容C13的一端后与晶振Y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2、C13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9脚、38脚、37脚、36脚均与加速度芯片U3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26脚、27脚、28脚、29脚、30脚均与蓝牙通信模块(7)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21脚与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39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22脚与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40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23脚与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41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9脚与电源稳压模块(4)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12脚并接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后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13脚并接电容C15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后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4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电阻R5、R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BAT输入电源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BUS输入电源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脚与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33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5脚、电阻R3的一端后与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30脚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串接发光二极管D1后接3.3V输入电源;
所述超宽带通信模块(2)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3脚并接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晶振Y3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4脚与晶振Y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7、C16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5脚串接电阻R8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6脚串接电容C19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7脚串接电容C24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8脚依次并接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9脚、10脚、11脚、12脚、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后与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8、C23、C22、C21、C2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15脚并接电容C25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18脚并接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9的一端后与电容C30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8、C29、C3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19脚并接电容C31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电容C33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31、C32、C33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21脚与电源稳压模块(4)相连;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30脚并接电阻R10的一端,3V输入电源后与控制芯片U1的5脚相连;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31脚串接电容C34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32脚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33脚并接电阻R9的一端,3V输入电源后与控制芯片U1的3脚相连,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42脚串接电容C35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43脚并接通信芯片U2的46脚后接地;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47脚接3V输入电源;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U2的48脚并接电容C36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后与1.8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36、C37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3)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加速度芯片U3的4脚并接电阻R18的一端后与控制芯片U1的37脚相连;
所述加速度芯片U3的6脚并接电阻R19的一端后与控制芯片U1的36脚相连;
所述加速度芯片U3的7脚并接加速度芯片U3的10脚,电容C52的一端后接地;
所述加速度芯片U3的2脚与电容C52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加速度芯片U3的3脚、13脚、5脚、12脚相互连接后接地;
所述加速度芯片U3的8脚串接电容C53后接地;
所述加速度芯片U3的9脚与控制芯片U1的39脚相连;
所述加速度芯片U3的11脚与控制芯片U1的38脚相连;
所述加速度芯片U3的14脚依次并接加速度芯片U3的1脚、电容C48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49的一端、电容C50的一端、电容C51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48、C49、C50、C51的另一端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18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