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内存与用户识别卡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2106.5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6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阙远;王双;张艳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7457 | 分类号: | H04M1/27457;H04W8/1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内存 用户 识别 数据 同步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内存与用户识别卡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终端,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在内存中建立数据表,并建立预设索引值与用户识别卡中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用户识别卡数据存储于存储位置;将预设索引值及用户识别卡数据存储于数据表中;后续一旦用户识别卡数据或者数据表数据发生变化,则获取用户识别卡中发生变化的数据的预设索引值,根据预设索引值将用户识别卡中对应的数据更新到数据表中;或者获取所述数据表中发生变化的数据的预设索引值,根据所述索引值将数据表中对应的数据更新到所述用户识别卡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只需读取发生变化的数据并同步到内存数据表或用户数据卡即可,无需读取用户数据卡的全部内容,提高了同步的速度。
本申请是2014年06月26日提出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实现内存与用户识别卡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终端”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10289839.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内存与用户识别卡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通信终端在存储数据时可根据需要存储到内存ROM或用户识别卡,例如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当更换用户识别卡后,例如将sim卡从通信终端A更换到通信终端B,用户希望直接读取卡中的电话号码或短信息等内容,而不需要先将存储于通信终端A内存中的数据转移到通信终端B中,然后从通信终端B中读取,因此,用户优先选择将重要数据存放于用户识别卡中。
以短信为例,现有一种管理用户识别卡中数据的方法是在内存开辟一块存储区域,开机后,调用一次framework层的读卡接口将卡中的短信信息存放于该存储区域中与终端本地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用户需要查询卡中短信时,只需访问终端内存,不需要读取用户识别卡,减少了卡的读写次数,提高访问速度。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缺陷:用户识别卡或内存中的数据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当sim卡接收短信或将终端本地的号码复制到sim卡中或删除内存中的短信时,而一旦发生变化,终端就需要再次重新读取用户识别卡中的所有数据,以同步内存与用户识别卡中的数据。而其中有一些数据是不变的,如果重新读取一遍,则增加了同步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内存与用户识别卡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终端,可在开机读取用户识别卡中的数据后,维持内存与卡中数据同步,提高同步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内存与用户识别卡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内存中建立数据表,并建立预设索引值与用户识别卡中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用户识别卡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位置; 将所述预设索引值及所述用户识别卡数据存储于所述数据表中; 获取所述用户识别卡中发生变化的数据的预设索引值,根据所述预设索引值将用户识别卡中对应的数据更新到所述数据表中;或者,获取所述数据表中发生变化的数据的预设索引值,根据所述索引值将数据表中对应的数据更新到所述用户识别卡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内存与用户识别卡数据同步的终端,包括:
内存,用于建立数据表; 用户识别卡,用于建立预设索引值与用户识别卡中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用户识别卡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位置;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索引值及所述用户识别卡数据存储于所述数据表中; 同步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识别卡中发生变化的数据的预设索引值,根据所述预设索引值将用户识别卡中对应的数据更新到所述数据表中;或者,获取所述数据表中发生变化的数据的预设索引值,根据所述索引值将数据表中对应的数据更新到所述用户识别卡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2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