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2165.2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6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颜留单;王诗源;张欣;曾勇波;才宇;王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W4/44;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孙涛;王君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方法 通信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段采用发射分集方式,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第二时间段采用单天线方式,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其中,该第一控制信息和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的资源全部或者部分相同,该第一时间段和该第二时间段具有时间间隔。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在传输控制信息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有助于提高不同相对速度的通信设备的接收性能,从而避免了只采用一种传输方式可能造成的接收性能下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拓展至汽车行业,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工作组在2015年8月启动基于LTE系统的车联网的标准化工作,研究范围包括车与车(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车与行人(Vehicle-to-Pedestrian,V2P)通信以及车与基础设施网络(Vehicle-to-Infrastructure/Network,V2I/N)通信,统称为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
V2X中的通信既可以基于PC5接口(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接口)实现,也可以基于Uu接口(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实现。2016年9月3GPP完成了基于LTE的V2V服务最初的标准化工作。在2017年3月,R14(Release 14)版本中完成了对基于LTE的V2X(V2V、V2I/N、V2P)一些场景的增强。3GPP为了进一步增强V2X服务,在TR22.886中确定了新的25种高级V2X使用案例。为了满足高级V2X的需求,在R15版本中需要进一步增强V2X服务,与Release14V2X整体兼容并且互补,其中在PC5接口上使用发射分集(Transmitter Diversity)是功能增强的一部分。
由于在通信过程中,发送消息的车辆和接收消息的车辆都处于运动状态,并且消息时广播发送的,同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具有不同的速度,车辆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相对速度。在发送端发送物理旁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信号时,如果只采用发射分集方式,会影响相对速度较高的车辆的接收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在传输控制信息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有助于提高不同相对速度的通信设备的接收性能,从而避免了只采用一种传输方式可能造成的接收性能下降。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该传输方法包括:通信设备在第一时间段采用发射分集方式发送第一控制信息;该通信设备在第二时间段采用单天线方式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其中,该第一控制信息和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的资源全部或者部分相同,该第一时间段和该第二时间段具有时间间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射分集方式为短时循环时延分集(Small DelayCyclic Delay Diversity,SD-CDD)方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控制信息为第一旁向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Control Information,SCI),该第二控制信息为第二SCI,该第一SCI和该第二SCI所指示的资源全部或者部分相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SCI和该第二SCI由PSCCH承载。
应理解,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也可以理解为发送第一控制信道,其中,该第一控制信道承载该第一控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在传输控制信息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有助于提高不同相对速度的通信设备的接收性能,从而避免了只采用一种传输方式可能造成的接收性能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21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