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木工程建筑物基桩检测评估系统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2361.X | 申请日: | 2018-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江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啄木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吕诗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木工程 建筑物 检测 评估 系统 以及 方法 | ||
一种建筑物基桩质量检测评估系统以及评估方法,包括:通过在基桩上设置第一应力波传感器和第二应力波传感器,检测激振源组件发出的第一频率的应力波以及第二频率的应力波信号,通过其首波时间差确定基桩缺陷的位置,从而能够不需要制作时间‑深度波形图,同时在单次检测过程中可以实时发现桩身缺陷,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础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土木工程建筑物基桩检测评估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桩础作为一种深基础结构形式,在土木工程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基桩础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自重和承受的荷载传递到与基桩础所接触的稳定土层中去,因此很大程度的减小了基础的沉降及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基桩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抗震能力强等优点,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土质松软、多地震的地区被大量应用,并已获得可观的效果。
基桩础按制作工艺可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其中灌注桩的使用是较为广泛的,如:桥梁、公路、铁路、高层建筑等工程。但是基桩在施工制作过程中,因施工技术、人员操作、外界条件及材料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断桩、扩颈、缩径、离析、夹泥、沉渣、空洞等缺陷,这些缺陷就是建筑物的潜在隐患,极大地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一旦缺陷处负荷不了上部结构的质量,就会造成建筑物坍塌,损失极为严重。因此,基桩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及时的检测出缺陷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才能极大的提高建筑物质量。
目前,在我国基桩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钻孔取芯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等。其中低应变发中的反射波法由于其基本原理简单、快速无损、资料判读直观、准确度较高成为检测基桩质量的主流方法。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的基本原理:在桩顶施加瞬态激振力,将传感器粘在桩顶来接收桩身信号(如加速度信号、速度信号)。通过分析桩的速度响应曲线及振动响应来判定桩身的缺陷。然而,常规的低应变反射波法通过桩顶产生激振,当基桩长径比过大时会降低桩底反射信号强度,另外桩顶结构也会对激振信号产生干扰。
现有技术中,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在CN201510072408.4的发明专利中提出一种桩侧探孔内激振的基桩质量检测装置,其在基桩旁侧的桩周土中设置激振源,通过设置在基桩顶部侧壁的传感器检测透射的应力波信号,根据时间-深度波形图中的首波斜率拐点的位置,确定基桩中的桩身缺陷的位置。
但是现有技术该方法中,需要将激振源从基桩顶部下方到基桩底部,依次测量各个深度生成的应力波信号,最后生成时间-深度波形图,才能够确定基桩中的桩身缺陷的位置;步骤复杂并且无法在检测过程中实时确定激振源深度对应的基桩是否存在桩身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检测效率,在先申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建筑物基桩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通过在基桩上设置第一应力波传感器和第二应力波传感器,通过其首波时间差确定基桩缺陷的位置,从而能够不需要获取所述位置的节点的应力波信号,制作时间-深度波形图,在检测过程中可以实时发现桩身缺陷,从而提高检测效率。但是,其在检测时还是需要将激振源当前位置激振波的检测信号与上一位置激振波的检测信息进行比较,需要两次测量确定桩身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作为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物基桩检测装置以及方法,能够通过单次测量即可以确定桩身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啄木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啄木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2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基承载力恢复评价及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桩侧摩阻力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