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3858.3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5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佳;彭浩;王世军;李鹏飞;王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19/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定装置 基准方位 雷达 标定 地理位置 数据输出接口模块 可视化显示 微处理器 角度偏差 角度信息 雷达探测 内部数据 设置数据 数据拟合 显示模块 中性能 平滑 飞机 芯片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所述装置基于获取的雷达地理位置、飞机地理位置以及雷达探测到的飞机角度信息,通过数据拟合平滑等操作便可以得到用于标定基准方位的角度偏差数据,计算方便简单,大大减少了标定的时间,此外通过设置数据显示模块和数据输出接口模块,便于外部和所述标定装置内部数据的交互和可视化显示,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采用的各个模块均是现有技术中性能优越的常用芯片、微处理器等,使得本发明的标定装置造价低、精度高,且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雷达基准方位标定是雷达对目标方位进行测量的基础,其标定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目标方位测量的准确性。目前,基准方位标定使用比较多的是陀螺电子寻北仪,然而该标定设备造价昂贵,且自动标定所需的时间长,同时由于测量原理的局限,陀螺寻北仪只能在中、低纬度地区保精度工作,适用区域受到了限制。因此,如何获取标定速度快、适用范围广、造价低且精度高的标定装置,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准方位标定装置造价高、使用区域受限、标定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所述标定装置包括: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雷达的地理位置信息;实时接收模块,用于实时获取飞机的地理位置信息;角度输入模块,用于解析所述雷达测量到的飞机角度信息;数据处理控制模块,基于所述雷达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飞机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经解析的飞机角度信息,输出用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的角度偏差信息。
在本发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标定装置进一步还包括数据输出接口模块,其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处理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角度偏差信息,并传输给所述雷达进行标定。
在本发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标定装置进一步还包括数据显示模块,其用于从所述数据处理控制模块接收数据,并显示所接收的数据。
在本发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地理位置信息为经度、纬度和高度。
在本发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标定装置包括一机壳,所述定位模块、所述实时接收模块、所述角度输入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控制模块、所述数据输出接口模块以及所述数据显示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且在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和所述数据输出接口模块连接的接口插座,其用于和外部设备连接,将所述标定装置的数据传输到所述外部设备中。
在本发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一工作按钮,在关机状态下,首先长按所述工作按钮,则所述标定装置进入开机自检模式,用于确认所述标定装置内部的所有模块均能正常加电工作;然后再短按所述工作按钮,所述标定装置进入同步运行模式,此时,所述标定装置内部的定位模块、实时接收模块、角度输入模块、数据处理控制模块均同时开始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在开机状态下,长按所述工作按钮,则所述标定装置进入关机模式,所述标定装置关机。
在本发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标定装置的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和实时接收模块配合使用的天线和定位模块配合使用的天线,和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电连接的显示屏,所述机壳底部设置具有紧固螺孔的底座。
在本发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以对所述标定装置提供运行所需的电源。
在本发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为GPS/BDS定位模块,所述GPS/BDS定位模块支持GPS和BDS的单系统定位以及双系统联合定位。
在本发明雷达基准方位标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时接收模块为ADS-B接收机,所述角度输入模块为微处理器AT89S51,所述数据处理控制模块为微控制器STM32F100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3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二次衬砌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无人机监视雷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