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电池回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4233.9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慧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6/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电池回收机 电池回收 绝缘包覆层 出料组件 分离组件 回收组件 机架组件 上料组件 吸取组件 电池芯 废渣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回收领域。新能源电池回收机,包括机架组件及其上的上料组件、分离组件、取皮组件、皮回收组件、废渣吸取组件和出料组件。该新能源电池回收机的优点是将新能源电池的电池芯及和绝缘包覆层自动进行分离,提高了新能源电池回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回收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电池的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池使用越来越普及,新能源电池的回收拆解再利用将会是趋势。目前的新能源电池尤其是锂电池的回收拆解工艺基本成熟,工艺包括破碎拆解、材料分选和金属分离等步骤,锂电池的结构包括电池芯及其外的绝缘包覆层。现有的破碎拆解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电池芯和绝缘包覆层同时破碎拆解,后续再进行材料分选,而电池芯中的材料基本都是可在利用的,而电池芯和绝缘包覆层破碎混合后,绝缘包覆层不仅很难再次被回收利用,而且增加了材料分选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新能源电池拆解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新能源电池的电池芯及和绝缘包覆层自动分离的新能源电池回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新能源电池回收机,包括机架组件及其上的上料组件、分离组件、取皮组件、皮回收组件、废渣吸取组件和出料组件;
机架组件包括工作面板、型材框架、柜门、地脚螺钉和外向轮,工作面板固定在型材框架上;柜门通过铰链安装在型材框架上;外向轮固定在型材框架底部;地脚螺钉安装在型材框架底部;
上料组件包括流水线分选机构和工件取放机构,流水线分选机构固定在机架组件的工作面板上,工件取放机构固定在流水线分选机构上;
流水线分选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座、横梁架、支座、盖板、丝杆螺母座、丝杆、感应探头和发射器;支座是两个,两个支座底部固定在机架组件上,横梁架固定在两个支座之间;固定座固定在横梁架上,安装在固定座上的第一电机连接丝杆,丝杆处于横梁架上方,丝杆螺母座通过丝杆螺母副配合安装在丝杆上,盖板安装在横梁架上并包住丝杆;发射器安装在丝杆螺母座上,检测发射器位置的感应探头安装在横梁架上;
工件取放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座、直角安装架、第二气缸、连接柱、吸盘组和电池架;第一气缸固定板固定在丝杆螺母座上,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气缸固定板上,第一气缸输出轴连接直角安装架;第一滑轨竖直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板上,第一滑座固定在直角安装架竖板上,且第一滑座通过移动副与第一滑轨配合安装;第一气缸带动直角安装架沿第一滑轨上下移动;第二气缸固定在直角安装架上,第二气缸输出轴连接吸盘组;电池架通过连接柱连接在直角安装架上,电池架上设有供吸盘组上吸盘穿过的通孔,第二气缸带动吸盘组上下移动;
分离组件包括进料输送带机构、分度热切机构和夹紧机构;进料输送带机构和分度热切机构固定在机架组件上,进料输送带机构与分度热切机构的进料口相衔接;夹紧机构固定设置在分度热切机构上,夹紧机构位于分度热切机构上方;
进料输送带机构包括固定支板、进料皮带、进料滚筒、进料输送架、限位轨道、第一同步轮、第一同步带、压盖、进料斜坡、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架和带传动盖板;固定支板固定在机架组件上,进料输送架安装在固定支板顶部;
进料输送架位置与电池架匹配的一端是上料端,进料输送架位置与分度热切机构匹配的另一端是进料端,进料斜坡固定在进料输送架的进料端上,压盖安装在进料斜坡上,进料斜坡与分度热切机构相衔接;限位轨道安装在进料输送架的上料端与进料端之间,限位轨道是互相平行的两条,两条限位轨道分别处于进料输送架顶部的两侧边上,限位轨道截面层L形;两条限位轨道之间的距离与电池的长度匹配,进料皮带与限位轨道之间的高度与电池的直径匹配;
进料滚筒是两个,分别通过转动副连接在进料输送架的上料端和进料端上,进料皮带连在进料滚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慧,未经李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4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