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竖向构件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4758.2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杰;章雪峰;单玉川;郑丽海;郑曙光;李向阳;傅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杰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工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李百玲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构件 钢筋连接套筒 装配式混凝土 连接结构 受力钢筋 下端盖 上端 竖向 筒身 钢筋定位孔 密封槽 下端 密封圈 上端开口 外伸钢筋 可控的 上端面 齐平 伸入 施工 预埋 预留 穿过 |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竖向构件连接结构,包括竖向构件,所述竖向构件内设有竖向受力钢筋,所述竖向构件的上端预埋有用于连接竖向受力钢筋的钢筋连接套筒,所述竖向构件的下端预留有外伸钢筋;所述竖向构件上端面上在所有钢筋连接套筒外一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钢筋连接套筒包括筒身和下端盖,所述筒身的上端开口端面与竖向构件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筒身的下端设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上开设有钢筋定位孔,同一个竖向构件内的竖向受力钢筋的上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钢筋定位孔伸入到钢筋连接套筒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的装配式混凝土竖向构件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竖向构件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体系,它主要有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组成,其中竖向构件是保障结构安全性最重要的构件,在目前广泛推行的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混凝土结构体系中的竖向构件主要包括框架结构中的柱子和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此两种构件在现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均采用套筒加注浆的连接方法,连接面两端的下部构件预留外伸钢筋,上部构件预埋金属套筒,连接时下部构件的外伸钢筋插入上部构件的套筒内,再对套筒内的空隙进行注浆处理,使套筒及连接界面上充满高强注浆材料,达到连接竖向构件的目的。
我国当前的工业化建筑主要引进欧美及日本的技术,采用工厂化预制,在建筑工场组装的方法,其中混凝土结构竖向结构的连接与组装主要通过金属连接套筒加注浆来实现,但由于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方面的问题,对此种连接方式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的争议集中于此种套筒连接内注浆是否密实?采用何种手段可以检验其密实性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连接套筒加注浆技术存在密实性无法检测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的装配式混凝土竖向构件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竖向构件连接结构,包括竖向构件,所述竖向构件内设有竖向受力钢筋,所述竖向构件的上端预埋有用于连接竖向受力钢筋的钢筋连接套筒,所述竖向构件的下端预留有外伸钢筋;所述竖向构件上端面上在所有钢筋连接套筒外一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所述钢筋连接套筒包括筒身和下端盖,所述筒身的上端开口端面与竖向构件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筒身的下端设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上开设有钢筋定位孔,同一个竖向构件内的竖向受力钢筋的上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钢筋定位孔伸入到钢筋连接套筒内,该竖向受力钢筋与钢筋定位孔点焊固定且两者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所述竖向受力钢筋的下端穿出竖向构件形成所述外伸钢筋;所述钢筋连接套筒的开口端即为现场安装钢筋连接端,所述钢筋连接套筒的下端即为预制钢筋连接端;
所述竖向构件包括上预制构件和下预制构件,所述竖向构件的连接指上预制构件和下预制构件的连接,首先向钢筋连接套筒内灌注高强度连接砂浆至溢出,再在连接界面处的下预制构件上端面密封圈范围内填筑高强度连接砂浆,再将上预制构件上的外伸钢筋自上而下伸入到下预制构件上的钢筋连接套筒内,实现竖向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界面的中心处还设有剪力槽,所述剪力槽内填筑有高强度连接砂浆。
再进一步,所述钢筋连接套筒还包括钢筋限位肋和插入深度限位肋;
当钢筋连接套筒为对接连接套筒时,所述钢筋定位孔位于所述下端盖的中心处且与下端盖同轴布置;所述钢筋限位肋和插入深度限位肋均分别三个一组径向分布在所述筒身内壁上,所述钢筋限位肋设置有两组,两组钢筋限位肋上下均布在筒身的下部内壁上,且两组钢筋限位肋之间形成用于竖向受力钢筋自下而上穿过的梯形通道,所述梯形通道上端小,下端大;所述插入深度限位肋设置一组且位于两组钢筋限位肋的上方,同时布置在筒身的中部内壁上,该组三个插入深度限位肋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竖向受力钢筋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杰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工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杰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工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4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