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4767.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土;李志嘉;李智尧;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27/08;B32B27/18;B65D65/40;C08L77/02;C08L77/06;C08K3/36;C08K3/34;C08K5/2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3610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拉伸尼龙 薄膜 三层结构 耐穿刺 制备 共聚尼龙 抗粘结剂 尼龙树脂 上表层 爽滑剂 下表层 芯层 耐刺穿性能 质量百分比 原料配方 重物 棱角 鱼刺 添加剂 骨头 尖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由上表层1、芯层和下表层2组成。各层的原料配方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材料组成:上表层1:10%~30%共聚尼龙,68.4%~89.8%尼龙树脂,0.1%~0.8%抗粘结剂,0.1%~0.8%爽滑剂;芯层:100%的添加剂;下表层2:10%~30%共聚尼龙,68.4%~89.8%尼龙树脂,0.1%~0.8%抗粘结剂,0.1%~0.8%爽滑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法制成的薄膜,具有优异的耐刺穿性能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尖锐的骨头鱼刺等有棱角的商品以及重物等的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尼龙薄膜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具有拉伸强度大,阻隔性高以及优异的抗穿刺性和耐化学溶剂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子包装、医药包装等众多行业领域。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对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形状不规则的有棱角的商品如含有骨头,鱼刺等尖物食品以及电子印刷线路板等,在抽真空包装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尼龙层被拉伸而在普通尼龙复合膜棱角处发生破损,从而影响了产品包装的效果。这就要求尼龙薄膜具有很好的耐穿刺性能。
对于重包装复合薄膜而言,除了要求复合强度、拉伸强度等常规物理性能要达标外,耐穿刺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薄膜的抗穿刺能力差,就容易发生包体破裂等问题,进而影响包装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对于以上两类及类似包装,都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穿刺性能。但是,普通的尼龙薄膜难以满足该要求。因此,现有的尼龙薄膜的耐穿刺性能需进一步提高,然而相关的文献或专利却鲜有提及改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具有优异的耐刺穿性能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尖锐的骨头鱼刺等有棱角的商品以及重物等的包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是由上表层1、芯层和下表层2组成的三层结构复合膜。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上表层1成分为10%~30%共聚尼龙,68.4%~89.8%尼龙树脂,0.1%~0.8%抗粘结剂,0.1%~0.8%爽滑剂;芯层成分为100%的添加剂;下表层2成分为10%~30%共聚尼龙,68.4%~89.8%尼龙树脂,0.1%~0.8%抗粘结剂,0.1%~0.8%爽滑剂。
其中,所述的添加剂为共聚尼龙、聚酰胺类弹性体、离子化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所述的共聚尼龙为PA6/66、PA66/6、PA54、PA1010/6、PA1010/66、PA66/610、PA1010/66/610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所述的尼龙树脂为尼龙6、尼龙66、尼龙612、尼龙610、尼龙12、尼龙1212、尼龙6/66、尼龙MXD-6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尼龙6(PA6)。
其中,所述的芯层厚度为2~5μm,薄膜总厚度为15~30μm。
其中,所述的抗粘结剂为碳酸钙、二氧化硅、滑石粉、硅藻土、氧化铝、磷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所述的爽滑剂为油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硅酮粉、硅油、氧化聚乙烯蜡、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一种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4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BOPP消光塑编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阻隔高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