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业务多媒体中间件接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5496.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1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万维图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51 | 分类号: | H04M3/51;H04M3/523;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吴宇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控制层 通信业务 硬件屏蔽 智能总线 表现层 多媒体中间件 交换机厂商 硬件层模块 呼叫中心系统 开放式结构 软件兼容性 人工坐席 软件平台 用户提供 屏蔽 互联 排队 | ||
一种通信业务多媒体中间件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至少具有S‑BUS智能总线模块、硬件层模块、硬件屏蔽层模块、业务控制层模块、业务表现层模块,让各个模块之间采用开放式结构互联;在硬件层模块上设置硬件屏蔽层模块;在所述硬件屏蔽层模块上设置S‑BUS智能总线模块;在S‑BUS智能总线模块上设置业务控制层模块;在业务控制层模块上设置业务表现层模块,所述业务表现层模块为用户提供最终的各种通信业务。本发明方法方法,能屏蔽不同交换机厂商硬件和软件兼容性方面的差别,方便系统中不同交换机厂商产品、不同硬、软件平台的集成,解决呼叫中心系统中最核心的ACD排队、IVR流程、人工坐席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业务多媒体中间件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CTI应用范围广泛,internet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CTI的发展和应用范围。如我们常听到的:互联网电话、交互式语音应答、语音邮件和视频会议等,都在相应的市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计算机系统所能提供的:良好的用户界面、庞大的数据库、优良的应用软件,灵活的系统控制和应用等等。通信系统所能提供的:电话、呼叫控制、呼叫路由选择等等功能。
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即计算机与电话集成):是指在现有的通信交换设备上,综合集成计算机和电话的功能,使其能提供更加完善、先进、快速的通信方法,提供基于呼叫的数据选择、软外拨、呼叫排队、呼叫监视、智能路由、屏幕管理和语音等等功能。
CTI可以应用于通信的任一方面,从呼叫中心(callcentres)到桌面(desktop)都可以见到CTI。
CTI中间件运行在CTI服务器上,用来从呼入电话中找出至少三个信息:主叫号码(通过自动号码识别服务ANI)、被叫号码(通过被叫号码识别服务DNIS)、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IVR)中呼叫方输入的数字序列。中间件识别出呼叫者后,在将呼叫转给座席代表之前,它和ACD一起执行屏幕弹出功能,把中间件得到的信息显示在座席代表的屏幕上,使他们更好地为呼叫者服务。
它有四个特征:用来在计算机应用程序和电话设备之间充当接口;允许两个或多个交换机之间互相交换数据,即使这些交换机来自不同的厂商;能把交换机中有关呼叫的信息传递给多种类型的电话设备,例如IVR系统、呼叫监控系统等;能把有关呼叫的数据和其它数据、呼叫中心的软件包(如计费系统、数据管理工具)进行共享。CTI中间件目前已经拓宽了应用范围,涉足其它一些需要交互式应用的场合,如回复接收的电子邮件信息、回应Web站点上访问者的申请表格或文字信息等。
但是,不同交换机厂商硬件和软件兼容性方面的差别,阻碍了系统中不同交换机厂商产品、不同硬、软件平台的集成,让呼叫中心系统中最核心的ACD排队、IVR流程、人工坐席等功能难以快速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业务多媒体中间件接入方法,能屏蔽不同交换机厂商硬件和软件兼容性方面的差别,方便系统中不同交换机厂商产品、不同硬、软件平台的集成,解决呼叫中心系统中最核心的ACD排队、IVR流程、人工坐席等功能。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
多媒体中间件软件系统采用开放式、模块化体系结构设计,以智能总线S-BUS为核心,分为硬件层、硬件设备屏蔽层、业务控制层、业务表现层等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采用开放式结构互联,既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又极大的提升了系统的扩展性和业务的多样性。
硬件屏蔽层将不同厂商的硬件设备封装成相同的接口模式,为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操作处理接口,从而将不同厂商的硬件设备都变成系统中统一的有机部分。
在S-BUS智能总线上是业务控制层,采用模块化,开放式构架,为通信软件提供基本控制功能,包括自动呼叫分配、语音流程控制、会议功能控制、VOIP通信控制、各种通信接口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万维图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万维图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