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成品研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5592.6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6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金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匠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2;B02C18/02;B02C18/04;B02C4/02;B02C4/42;B02C19/18;B02C19/00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1300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分隔板 破碎箱 研磨装置 承载板 电动缸 进料管 连动杆 连通管 破碎辊 研磨罐 研磨辊 刀头 螺栓连接 碰撞力度 研磨效率 传送带 回收 侧连接 键连接 输出端 研磨头 切削 浆料 下端 焊接 | ||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石墨烯成品研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回收石墨烯成品的问题,所述破碎箱、研磨辊研磨罐和研磨头,所述破碎箱的一侧焊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破碎箱的上侧安装有电动缸,电动缸的输出端键连接有连动杆,连动杆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刀头,刀头的下侧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的下侧设置有破碎辊,破碎辊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的下侧设置有研磨辊,破碎箱的底部设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下侧连接有研磨罐,本装置能够回收昂贵的石墨烯原料,减少浪费,能够增强浆料受到的碰撞力度,增加切削力度,提高研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成品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石墨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制备石墨烯,容易破坏石墨烯的结构,使得石墨烯的质量下降,常规的机械研磨是指将石墨在臼式研磨仪中研磨,研磨效率低、研磨不均而且制得产品毛刺较多,溶剂剥离法的原理是将少量的石墨分散于溶剂中形成低浓度的分散液,利用超声波的作用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溶剂插入石墨层间,进行层层剥离而制备出石墨烯,此方法不会破坏石墨烯的结构,可以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
石墨烯可制成吸附剂、导电体等,在将来,石墨烯还可能制成天线、耐候性包装、超级电容器、柔性智能手机等,由于石墨烯价格昂贵,制备困难,一旦石墨烯成品中出现不良品,将会造成对原料的极大浪费,所以,需要对不良的石墨烯成品进行粉碎研磨,以回收材料。
目前,市面上还未出现用于回收石墨烯原料的装置,中国专利201610768485.8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浆料的分散研磨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完成石墨烯浆料的研磨,但无法直接破碎研磨石墨烯成品,在将石墨烯粉碎加溶剂后,同一些市面上存在的胶体磨一样,由于其内壁光滑,在研磨体的带动下,浆料受到的碰撞力度十分有限,刀片的切削力度也比较有限,难以完成进一步的粉碎研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回收石墨烯成品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石墨烯成品研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成品研磨装置,包括破碎箱、研磨辊研磨罐和研磨头,所述破碎箱的一侧焊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传送带,破碎箱的上侧安装有电动缸,电动缸的输出端键连接有连动杆,连动杆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刀头,刀头的下侧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的下侧设置有破碎辊,破碎辊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的下侧设置有研磨辊,破碎箱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焊接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下侧法兰连接有研磨罐,研磨罐的上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键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侧套设有链条,从动齿轮的下端销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侧壁通过密封轴承和研磨罐连接,并且连接轴的下端销连接有搅拌桨,研磨罐的内壁分布有研磨头,研磨罐的一侧设置有超声波发生机,超声波发生机的输出端有线连接有超声波探头,超声波探头插入研磨罐的内部,连通管的一侧法兰连接有溶剂通道,研磨罐的底部法兰连接有抽吸管。
优选的,所述电动缸的外壁焊接有支架,且支架的下端通过螺丝和破碎箱的外壁连接,破碎箱的顶部开设有通孔,连动杆的下端通过通孔延伸至破碎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分别和破碎箱的内壁焊接,且承载板的上表面为斜面,承载板上表面和承载板下表面的夹角为10°至30°,承载板的一侧和传送带之间存在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匠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匠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机器
- 下一篇:一种糖生产用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