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壳锂离子电池二次注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5883.5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刚;朱文军;孟令忠;邓文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50/618;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毕节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二次 方法 | ||
一种铝壳锂离子电池二次注液的方法,包括:(1)配制电解液:以质量百分比计,第一次注液将10.2%‑14.2%的六氟磷酸锂(LiPF6)、28.4%‑32.4%的碳酸乙烯酯(EC)、55.4%‑59.4%的碳酸二甲酯(DMC)混合形成电解液A,第二次注液将10.2%‑14.2%的六氟磷酸锂(LiPF6)、56.6%‑60.6%的碳酸乙烯酯(EC)、27.2%‑31.2%的碳酸二甲酯(DMC)混合形成电解液B;(2)将待注液的锂离子电池装在注液夹具上;(3)将电解液A或B注入注射器的针管内,并使针头插入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孔内;(4)将注液夹具送入真空罩内并将锂离子电池内部抽成真空,电解液A或B注入锂离子电池内。该方法操作方便、优质可靠、高效经济,适合铝壳电池二次注液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铝壳锂离子电池二次注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是充电电池,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上。注液是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很重要的工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循环次数。注液量及电解液的吸收率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在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一次注液的方式,存在电池浸润性不好、电解液没有完全吸收、注液未够、注液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是本领域急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操作方便、优质可靠、高效经济、合格率高的铝壳锂离子电池二次注液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铝壳锂离子电池二次注液的方法,其中:第一次注液采用低粘度电解液,第二次注液为高导电高温型电解液,第一次注液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电解液:以质量百分比计,将10.2%-14.2%的六氟磷酸锂(LiPF6)、28.4%-32.4%的碳酸乙烯酯(EC)、55.4%-59.4%的碳酸二甲酯(DMC)混合形成电解液A;
(2)将待注液的锂离子电池装在注液夹具上;
(3)将电解液A注入注射器的针管内,并使针头插入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孔内;
(4)将注液夹具送入真空罩内并将锂离子电池内部抽成真空,电解液A注入锂离子电池内;
第二次注液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电解液:以质量百分比计,将10.2%-14.2%的六氟磷酸锂(LiPF6)、56.6%-60.6%的碳酸乙烯酯(EC)、27.2%-31.2%的碳酸二甲酯(DMC)混合形成电解液B;
(2)在注液夹具上装入待注液的锂离子电池;
(3)将电解液A注入注射器的针管内,并使针头插入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孔内;
(4)将注液夹具送入真空罩内并将锂离子电池内部抽成真空,电解液B注入锂离子电池内;
(5)向真空罩内充入气体,外部增压促进电解液B注液;
(6)将注液夹具拿出取下电池,注液完毕。
上述铝壳锂离子电池二次注液的方法,其中:第二次注液时步骤(5)中的气体为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