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长效的汽车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6857.4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贝绍轶;刘冉冉;李波;郑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E05F15/70;B60H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氧化碳中毒 车内 一氧化碳传感器 控制器 一氧化碳 车窗升降装置 汽车技术领域 一氧化碳吸附 有效降低系统 车速传感器 红外检测仪 控制器连接 安全按钮 保证安全 计时装置 汽车喇叭 延长系统 汽车 能耗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长效的汽车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及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车载车速传感器、计时装置、红外检测仪、车内一氧化碳传感器、汽车喇叭、一氧化碳吸附装置、车外一氧化碳传感器、车窗升降装置和安全按钮。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根据车内情况有选择的启动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中的相应设备并及时关闭无关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延长系统寿命,通过车内外一氧化碳浓度的对比,选择合理的降低车内一氧化碳浓度的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长效的汽车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及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很多人在聚餐应酬喝醉之后,在车内等待或放松休息时,容易在车内睡着,但由于汽车在停驶时,发动机处于怠速空转状态,燃料不充分燃烧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这些一氧化碳逐渐聚集在车内后会使车上人员在不知自觉间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由于这类事故一般发生在车辆停驶时,路人很难发现并施救,而车上人员中毒昏迷也很难自救,相关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现有的汽车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多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实时监测汽车内的一氧化碳含量,通过汽车喇叭、蜂鸣器等扬声装置实现预警,通过开启车窗或通风装置等降低车内一氧化碳浓度,部分系统引入了红外检测仪等人体传感器来对车上人员情况进行判断以作为一氧化碳传感器开启的先前条件,但在这些系统中,汽车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中所包含的各种设备,尤其一氧化碳传感器,极可能长时间同时处于工作状态,这既造成了能源浪费又不必要,且一氧化碳传感器长时间工作会对其使用周期造成不利影响,此外,由于汽车在怠速空转时,尤其在密闭空间如私家车库内,车外的一氧化碳浓度很可能高于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开启车窗或通风装置引入车外空气并不能有效降低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引起车内一氧化碳浓度的进一步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安全长效的汽车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能源使用不合理、部分设备使用周期较短及未考虑车外一氧化碳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安全长效的汽车防一氧化碳中毒系统,包括:用于判断汽车是否处于停驶状态的控制器;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取的车速信息并将车速信息输入至所述控制器的车载车速传感器;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记录某一特定状态的持续时间的计时装置;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探测车内是否有人的红外检测仪;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车内一氧化碳含量的车内一氧化碳传感器;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车内一氧化碳含量高于预设浓度3时长鸣笛报警的汽车喇叭;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车内一氧化碳含量高于预设浓度3时对一氧化碳进行吸附的一氧化碳吸附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车外一氧化碳含量的车外一氧化碳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车内一氧化碳传感器位于车厢顶部中间的位置,用于检测车内一氧化碳含量,所述车外一氧化碳传感器位于车厢后方,用于检测车外一氧化碳含量。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升降车窗的车窗升降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位于车厢内部控制台上,用于关闭汽车喇叭的安全按钮。
优选的,所述一氧化碳吸附装置位于车厢顶部,包括通风管道、位于通风管道入口的送风机和位于通风管道内部的一氧化碳吸附剂。
优选的,所述一氧化碳吸附剂为多孔固体一氧化碳吸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6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