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组化无线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6965.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即居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7/00;H02J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器 无线充电 充电器壳体 充电器壳 发射模块 发射线圈 发射组件 转化模块 模组化 体内部 外接 发射 充电 充电器 一体化设计 使用方式 依次连接 整体组件 便携性 多元化 板处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组化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充电器壳体内部设有AC/DC转化模块、TX发射组件,充电器壳体外部设有USB充电口、type c接口和和无线充电板,TX发射组件包括依次连接DC/AC转化模块和TX发射,TX发射设置在充电器壳体内部,具体在无线充电板处,TX发射包含TX发射模块和TX发射线圈,且两者为一个整体组件,为FPC一体化设计,并且本无线充电器中的type c接口与TX发射模块连接,用于连接外接线圈。本发明具备无线充电器的功能的同时,厚度大大降低,便携性更为优越,且能够外接无线充电端,又具备在充电器表面充电和发射线圈充电的功能,使用方式更加多元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组化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熟,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会越来越普遍,可预见的,无线充电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充电器通过电源转接头和USB数据线才能完成充电,目前市面上也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器,但该种无线充电器的线圈采用绕线线圈加硬磁材料,其在结构上较厚,导致无线充电器整体较厚,同时市面上的无线充电器不具备外接充电端,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模组化无线充电器,具备无线充电器的功能,厚度大大降低,便携性更为优越,且能够外接无线充电端,同时具备在充电器表面充电和发射线圈充电的功能,使用方式更加多元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组化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充电器壳体内部设有AC/DC转化模块、TX发射组件,充电器壳体外部设有USB充电口、type c接口和和无线充电板,TX发射组件包括依次连接DC/AC转化模块和TX发射,TX发射设置在充电器壳体内部,具体在无线充电板处;
AC/DC转化模块输入端与电源线连接,输出端同时与USB充电口、DC/AC转化模块连接;
TX发射包含TX发射模块和TX发射线圈,且两者为一个整体组件,为FPC一体化设计,TX发射模块还与type c接口连接,该type c接口通过type c线在充电器壳体外侧连接有外接线圈,TX发射线圈和外接线圈为FPC线圈加软磁性材料,其厚度小于0.6mm,软磁材料具体采用铁氧体或是纳米晶,并且FPC线圈加软磁性材料的厚度仅为0.4mm,区别于采用传统的绕线线圈加硬磁材料,厚度为2mm,使得厚度降低的同时,依旧能够实现充电功能。
外接线圈的充电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将连接有外接线圈的type c线插入type c接口中,则使得原本无线充电器多出一个无线充电端,能够满足两人同时充电,或者在需要隐藏充电器的情况下进行便捷充电,该种方式能够较好的适应商务场所,或是开车情况下,将外接线圈放置在手机支架上进行充电。
并且外接线圈在不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拔离充电器,并且原充电器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使用简单便捷。
进一步地,USB充电口中设有协议识别芯片和USB充电保护电路,协议识别芯片可以支持高通QC、华为海思FCP等快充协议,以及USB自动识别功能(APPLE、三星、BC1.2协议),进而使得USB充电口同时具备快速充电和普通充电的功能,满足不同的充电需求。
而USB充电保护电路用以防止USB充电过程中出现过流、过压、过载、短路、超功率等情况。
进一步地,TX发射线圈为单线圈,或是多线圈,或是线圈矩阵,单线圈占用面积小,而多线圈更有利于充电时手机快速定位,方便用户对手机进行操控,矩阵线圈可以提供更大的充电面积,给更多的设备充电,可以满足多个设备或者平板等体积较大设备的充电需求。
进一步地,TX发射组件中还设有无线充电保护电路、LED指示灯以及蜂鸣器,具体的,无线充电保护电路用于过流、过压、过载、过热、短路、超功率、异物检测等安全防护,检测异常时蜂鸣器发出警报,确保产品安全可靠,而LED指示灯显示充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即居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即居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69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电充电电路结构
- 下一篇:可识别充电器充电能力的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