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7169.X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锋;柳成亮;刘青;吕俊复;耿瑞明;徐鸿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王晓慧 |
地址: | 03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塔 返料机 返料口 第三级 第一级 底端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 三级吸收塔 半干法 除尘器 消石灰 雾化水喷嘴 消石灰颗粒 脱硫效率 消石灰仓 灰渣仓 排放 烟气 烟囱 停留 | ||
1.一种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吸收塔(1)、雾化水喷嘴(9)、消石灰仓(2)、第一返料机(3)、第二返料机(4)、除尘器(5)、灰渣仓(6)及烟囱(8);
三级吸收塔(1)包括竖直排列的第一级吸收塔(11)、第二级吸收塔(12)和第三级吸收塔(13),第一级吸收塔(11)的顶端与第二级吸收塔(12)的顶端相连,第二级吸收塔(12)的底端与第三级吸收塔(13)的底端相连,第一级吸收塔(11)的底部设有烟气进口(14),第三级吸收塔(13)的顶端设有烟气出口(15),
第一级吸收塔(11)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文丘里管流化段(111)、第一渐扩段(114)和第一反应主体段,雾化水喷嘴(9)设于第一渐扩段(114)内,第一渐扩段(114)上设置有第一返料口(132)及消石灰进口(112);
第三吸收塔(13)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文丘里管流化段(131)、第二渐扩段(133)和第二反应主体段,第二渐扩段(133)上设置有第二返料口(132);
消石灰仓(2)通过消石灰进口(112)与第一级吸收塔(11)连接,第二级吸收塔(12)与第三级吸收塔(13)的底端连接处通过第一返料机(3)与第一返料口(113)连接;除尘器(5)一端与烟气出口(15)连接,另一端与烟囱(8)连接,除尘器(5)的底部设有两个出口,一个所述出口通过第二返料机(4)与第二返料口(132)连接,另一个所述出口与灰渣仓(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7),除尘器(5)通过引风机(7)与烟囱(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SO2排放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返料机(3)和第二返料机(4)均为螺旋返料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71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