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高阻隔性PET复合膜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8112.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毛群波;谢秦;范国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34;B32B27/30;B32B27/14;B32B27/08;B32B27/06;B32B9/04;B32B9/0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酰胺 上表面 氟聚合物粒子 乙烯醇共聚物 复合阻隔层 聚氯乙烯层 高阻隔性 改进型 下表面 水氧 下层 乙烯 基层 上层 乙烯醇聚合物 乙烯聚合物 加工性能 依次设置 聚合物 加工性 溶剂 香料 阻隔 申请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高阻隔性PET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PET聚酯基层、水氧复合阻隔层和下层PET聚酯基层;所述上层PET聚酯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聚丙烯酰胺层,且所述第一聚丙烯酰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聚氯乙烯层,所述聚氯乙烯层的上表面设置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所述下层PET聚酯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聚丙烯酰胺层;且所述第二聚丙烯酰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本申请的水氧复合阻隔层中,设置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由于上述聚合物是将乙烯聚合物的加工性和乙烯醇聚合物的阻隔作用相结合,使得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不仅表现出极好的加工性能,而且也对气体、气味、香料、溶剂等呈现出优异的阻断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高阻隔性PET复合膜。
背景技术
PET膜又名耐高温聚酯薄膜。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透明性、可回收性,可广泛的应用于磁记录、感光材料、电子、电气绝缘、工业用膜、包装装饰、屏幕保护、光学级镜面表面保护等领域。
目前,通常家用的窗帘或者浴帘都会采用不透光或者低透光的材料制成,为了达到避免隐私外泄的效果,一般的做法就是在塑料薄膜上涂覆一层涂料,但这种涂料在高温下容易脱落,且气味较大,导致遮蔽效果不佳,用户体验差。另外,由于窗帘或者浴帘的使用会经常受到雨水等的腐蚀,所以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霉,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另外,还要求所使用的PET薄膜具有更高的阻气防潮等阻隔性能,以延长PET膜以及其保护的电子产品的寿命和保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型高阻隔性PET复合膜。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高阻隔性PET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PET聚酯基层、水氧复合阻隔层和下层PET聚酯基层;所述上层PET聚酯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聚丙烯酰胺层,且所述第一聚丙烯酰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聚氯乙烯层,所述聚氯乙烯层的上表面设置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所述下层PET聚酯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聚丙烯酰胺层;且所述第二聚丙烯酰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其中,所述水氧复合阻隔层包括设置在上部上层的氮化硼纳米层,设置在中间上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设置在中间中层的水溶性聚合物层,设置在中间下层的聚乙烯胺-聚乙烯醇共聚物层,以及设置在下部下层的石墨烯纳米层;其中,所述氮化硼纳米层的厚度为100-180nm,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的厚度为50-70nm,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层的厚度为50-80nm,所述聚乙烯胺-聚乙烯醇共聚物层的厚度为40-60nm,所述石墨烯纳米层的厚度为150-180nm;
其中,所述氮化硼纳米层中的氮化硼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是:将一维硼酸盐前驱物在含氮气氛中加热至2200~2500℃并保温反应,之后在保护气体中降温至零下十度,获得粗产物,再对所述粗产物进行后处理,获得所示氮化硼纳米材料;
其中,所述聚乙烯胺-聚乙烯醇共聚物层由如下物质共聚合而形成:(a)60到2mol%的N-乙烯基甲酰胺和(b)2到66mol%的一种或多种乙烯基C1-C10烷基酯,然后从共聚单元(a)水解50到70mol%的甲酰基来形成氨基,从共聚单元(b)水解到60到90mol%的C1-C10烷基酯基来形成羟基,其中共聚物具有单一的组成分布,其由凝胶渗透梯度洗脱色谱分析中的基本上单一峰证明;
其中,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中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以溶剂、醋酸乙烯酯单体、引发剂及乙烯单体为原料,经包括釜内置换、初始加料、聚合反应、吹出残单及皂化步骤制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在进行釜内置换之前还进行原料除氧步骤,所述原料除氧是将醋酸乙烯单体、溶剂和引发剂加入混合槽中搅拌,边搅拌边通入氮气混合均匀,进行置换,使得体系内氧含量小于3.0×10-3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8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高回弹阻燃复合面料
- 下一篇:一种铝晶标签用镀铝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