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移动的电路板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8188.4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6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煜海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B02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箱 齿轮 电路板回收装置 便于移动 转动筒 电机 外表面套 内底壁 支撑杆 转动杆 齿条 底面 滑槽 工作效率高 使用寿命 移动方便 滑轮卡 输出端 滑轮 通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电路板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套设有齿条,所述驱动箱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卡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转动筒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齿条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套设在第二齿轮的外表面。该便于移动的电路板回收装置,具有移动方便,工作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电路板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类型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
电路板废弃后需要回收装置进行回收,电路板回收设备采取了干式破碎、粉碎,使废旧电路板、废电路板、报废电路板、废旧线路板等原料成为金属和树脂纤维粉末混合物,然后通过高压静电分离器将金属与树脂等非金属分离的工艺路线,如果废料过大过硬可先拆解再进行粉碎、为防止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但是目前的电路板回收装置往往体积过大而造成移动不方便的状况。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电路板回收装置,解决了目前的电路板回收装置往往体积过大而造成移动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电路板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套设有齿条,所述驱动箱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卡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转动筒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齿条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套设在第二齿轮的外表面,所述转动筒的底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转动筒的底面并延伸至转动筒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驱动箱的下方,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驱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脚,所述底脚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螺纹杆靠近底脚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卡接在滑轨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水平长度值等于底脚的水平长度值。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钢化玻璃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漏斗。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表面与驱动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电路板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移动的电路板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橡胶软垫加强了握把与工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避免工作人员的手部与握把脱离,同时提高了握把的舒适度,保护了工作人员的手部,通过设置观察窗可以实时的观察机体内部的工作情况,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而不知情,同时提高了回收装置整体的观赏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煜海,未经杨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8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