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探测器的金属电极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0467.4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康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75 | 代理人: | 吴世华;尹一凡 |
地址: | 2012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测器 金属电极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器的金属电极形成方法,包括:提供一表面已形成敏感材料层图形的探测器结构;在敏感材料层上沉积金属层,将敏感材料层图形的表面、台阶侧壁及其图形以外区域覆盖;在金属层上形成光刻胶图形,并使需要形成金属电极图形的金属层表面区域露出;在露出的金属层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层图形;去除光刻胶图形;以金属氧化物层图形为掩模,去除金属氧化物层图形覆盖区域以外的金属层材料,以形成金属电极。本发明可使得形成探测器金属电极的工艺变得容易控制和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探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MEMS工艺的探测器金属电极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因具有微小、智能、可执行、可集成、工艺兼容性好、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已开始广泛应用在包括红外探测技术领域的诸多领域。红外探测器是红外探测技术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MEMS产品,它利用敏感材料探测层(通常为非晶硅或氧化钒)吸收红外线并将所吸收的红外线转化成电信号,以实现热成像功能,该热成像功能使得红外探测器可应用于电力网络的安全检测、森林火警的探测以及人体温度的探测等场所。
基于微桥结构的探测器工艺是利用CMOS技术制作外围读取及信号处理电路,然后在CMOS电路上面制作探测器以及及微机械系统的结构。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2169919A公开了一种探测器,其包括:硅衬底;位于硅衬底上的顶层金属层;位于顶层金属层上的顶层通孔层;位于顶层通孔层上的金属功能层;位于金属功能层上的牺牲层;位于牺牲层表面的释放保护层和敏感材料层;位于敏感材料层表面的接触孔以及金属电极;位于金属电极表面的释放保护层等。
请参阅图1,图1是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探测器中敏感材料层和金属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常,在诸如此类的上述探测器结构中,敏感材料层一般采用非晶硅材料,在对敏感材料层1进行图形化后,会在其图形边缘形成台阶;之后,在敏感材料层1上沉积用于形成金属电极的薄金属层2时,该薄金属层2会沉积在敏感材料层1图形表面、敏感材料层1图形台阶侧壁以及敏感材料层1图形外面。当图形化薄金属层制作金属电极时,由于对图形线宽尺寸精度控制要求较高,需要DUV(深紫外光)等较先进的光刻机及对应的光刻胶进行光刻。同时,由于需要去除部分敏感材料层台阶侧壁的薄金属,就需要采用各向同性的刻蚀工艺,如湿法工艺等,才能去除干净。而使用DUV等光刻胶进行湿法工艺时,往往会因黏附性问题而脱胶。而如果采用一层硬掩模,先图形化硬掩模,然后去胶再图形化薄金属时,由于去胶工艺时使用的O2等离子体会将暴露出来的区域的薄金属表面氧化,在薄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是很难被湿法工艺去除的,因此该工艺比较难于控制和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探测器的金属电极形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探测器的金属电极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一表面已形成敏感材料层图形的探测器结构;
步骤S02:在所述敏感材料层上沉积金属层,将敏感材料层图形的表面、台阶侧壁及其图形以外区域覆盖;
步骤S03:在所述金属层上形成光刻胶图形,并使需要形成金属电极图形的金属层表面区域露出;
步骤S04:在露出的金属层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层图形;
步骤S05:去除光刻胶图形;
步骤S06:以金属氧化物层图形为掩模,去除金属氧化物层图形覆盖区域以外的金属层材料,以形成金属电极。
优选地,步骤S03中,通过在所述金属层上形成光刻胶层,并将光刻掩模中的金属电极图形设置为不透光图形,以在光刻后,在所述金属层上形成金属电极图形区域被打开的光刻胶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0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结构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