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加热微型超级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0973.3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6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阎兴斌;孙英伦;马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G11/84 | 分类号: | H01G11/84;H01G11/86;H01G11/28;H01G11/56;H01G2/0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周瑞华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超级电容器 自加热 制备 石墨烯薄膜 微电极 叉指 聚二甲基硅氧烷 低温电化学 凝胶电解质 电化学法 电容材料 辅助技术 光热转化 器件封装 真空抽滤 批量化 基底 涂覆 微电 背面 制作 生产 | ||
1.一种自加热微型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容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以商业叉指金微电极(3)为模板,电化学法制备电容材料(4);
2)利用真空抽滤辅助技术制备石墨烯薄膜(1),将得到的石墨烯薄膜(1)贴在步骤1)中得到的微电极基底的背面;
3)将凝胶电解质(5)均匀地涂覆在叉指金微电极(3)表面;
4)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整个器件封装,最终得到自加热微型超级电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商业叉指金微电极(3)的基底为导热但不导电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商业叉指金微电极(3)的基底为氧化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电化学法:三电极体系下,以商业叉指金微电极(3)为工作电极,铂片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电解液为吡咯、苯胺、噻吩、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镍离子中一种的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电容材料(4)为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钴、氧化镍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石墨烯薄膜(1)的制备方法:将浓度为0.5 mg/mL ~3 mg/mL的石墨烯分散液倒入抽滤装置中,在压力为0.08 MPa~0.1 MPa条件下,真空抽滤1 h~2 h得到石墨烯薄膜(1),然后将得到的石墨烯薄膜(1)在60℃~80 ℃下干燥3 h~5 h,石墨烯薄膜即可用镊子揭掉,无需薄膜转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薄膜(1)的厚度为2.0 μm~5.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凝胶电解质(5)为聚乙烯醇-硫酸凝胶、聚乙烯醇-磷酸凝胶、聚乙烯醇-氢氧化钾凝胶、聚乙烯醇-氢氧化钠凝胶、聚乙烯醇-氯化锂凝胶、聚乙烯醇-硫酸钠凝胶、聚乙烯醇-高氯酸锂凝胶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凝胶电解质(5)的涂覆区域为正负极及二者之间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由单体和固化剂混合,在 50℃~80℃下固化2 h~3 h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09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