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愈合的可拉伸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1147.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7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彭慧胜;施翔;周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56 | 分类号: | H01L51/56;H01L51/50;H01L5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愈合 拉伸 制备 愈合 发光活性层 电极材料 发光器件 电极 聚氨酯弹性体 取向碳纳米管 智能电子器件 导电性 电致发光粉 器件稳定性 自愈合功能 范德华力 分散结构 基体材料 拉伸过程 拉伸循环 碳纳米管 透明电极 褶皱结构 发光层 发光粉 拉伸量 透明的 预拉伸 状态时 电阻 衰减 切割 恢复 | ||
1.一种自愈合的可拉伸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透明的自愈合弹性体;
(2)制备取向碳纳米管薄膜;
(3)制备具有褶皱状结构的自愈合透明电极材料,具体流程如下:
(a)取自愈合弹性体作为基底,预拉伸200~400%,在其上拉好1~3层取向碳纳米管薄膜,释放拉伸使硅胶基底恢复至原长,得到褶皱结构;
(b)在膜层上浇筑合成的自愈合聚氨酯溶液,采用加热真空使溶剂挥干,得到成品电极;
(4)制备自愈合发光活性层材料;
(5)将步骤(3)制备的自愈合透明电极材料和步骤(4)制备的自愈合发光活性层材料以夹层结构,即电极-发光层-电极的方式重叠,并通过热辊压的方式加压,温度为60℃~80℃,压力为5~10N,排除层间气泡,然后在60~80℃下加热处理12~18 h,保证层间完全实现分子级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制备自愈合弹性体的具体流程如下:
(1)称取10份质量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置于在三口烧瓶中,加热至100~150℃,真空搅拌1~2h,进行除水操作;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的数均分子量1000~3000 g/mol;
(2)待反应装置降温至60~80℃,向真空中充入氩气惰性保护气,并用注射器向反应体系中加入2.0~3.0份质量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0.05~1.0份质量的月桂酸二丁基锡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继续搅拌反应3~4h;
(3)待反应装置降温至40~50℃,向其中加入0.8~1.0份质量的2-羟乙基二硫化物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搅拌反应1.5~2 h后加入适量N,N’-二甲基甲酰胺降低反应粘度,继续反应1.5~2 h后再次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稀释至理想浓度,得到最终反应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制备取向碳纳米管薄膜,是对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进行干法纺丝得到取向碳纳米管薄膜;其中取向碳纳米管阵列由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其高度在100-300 μm,为多壁结构,管径为5-50 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制备自愈合发光活性层,是将电致发光粉与聚氨酯按(0.2~2): 1的质量比混合,经过溶剂挥干后得到成品膜层;所使用电致发光粉的粒径为10~40μm。
5.一种由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自愈合的可拉伸发光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1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