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裸眼3D最佳视距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1213.4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彦;代勇;朱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302 | 分类号: | H04N13/302;H04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裸眼3D显示 彩色相机 视距 显示面 右眼 左眼 单色像素 观看距离 移动过程 装置显示 裸眼3D 预设 采集 图像 方向移动 计算效率 光轴 时长 对准 垂直 扫描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裸眼3D最佳视距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裸眼3D显示装置显示预设排图,所述预设排图包括:左眼单色视图和右眼单色视图,所述左眼单色视图和右眼单色视图的颜色不同;在垂直于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方向移动彩色相机,所述彩色相机面向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且所述彩色相机的光轴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对准所述显示面中心,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彩色相机采集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显示的至少一幅图像;根据采集到的图像中左眼单色像素和右眼单色像素的分布情况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视距。与其它方式相比,无需对裸眼3D显示装置进行扫描,能够减少确定最佳观看距离所需的时长,提高了确定最佳观看距离的计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裸眼3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眼3D最佳视距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裸眼3D显示器被广泛应用于广告、传媒、示范教学、展览展示以及影视等各个不同领域。区别于传统的双目3D显示技术,裸眼3D显示由于拥有其裸眼的独特特性,即不需要观众佩戴眼镜或头盔便可观赏3D效果,且其逼真的景深及立体感,又极大提高了观众在观看体验时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成为产品推广、公众宣传及影像播放的最佳显示产品。
裸眼3D显示的原理一般是通过透镜将显示器显示的图像进行分光,透镜通过对光的折射作用,将不同的显示内容折射到空间中不同的地方,到达人眼时显示的内容被分开,人眼接收到两幅含有视差的图像,这样便产生了立体效果。由于裸眼3D显示器的原理是通过光的折射使左右眼看到不同视点的图像而产生3D效果,并且人的双眼距离通常在65mm左右,因此,对于裸眼3D显示器,通常都存在一个最佳观看距离,观众在该最佳观看距离可以得到较好的3D观看效果。因此,对于一个裸眼3D显示器,需要确定该裸眼3D显示器的最佳观看距离提供给用户。
目前,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计算裸眼3D显示器的最佳观看距离,第一种是播放3D测试图,并扫描3D显示器前端空间亮度分布,进而计算出空间3D串扰的分布,并根据串扰分布情况找出最佳视距的位置;第二种方式则是播放3D测试图,用点测量亮度计分别测量裸眼3D显示器中心水平线上靠近左侧边和靠近右侧边两点,得到这两点出射光在水平面内亮度随视角的分布情况,找到两点亮度峰值方向的相交点。并根据所述相交点计算最佳观看距离。上述两种方式虽然能够确定裸眼3D显示器的最佳观看距离,但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逐点扫描或旋转扫描的步骤,致使确定裸眼3D显示器的最佳观看距离的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眼3D最佳视距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快速确定裸眼3D最佳视距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眼3D最佳视距的确定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显示预设排图,所述预设排图包括:左眼单色视图和右眼单色视图,所述左眼单色视图和右眼单色视图的颜色不同;
在垂直于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方向移动彩色相机,所述彩色相机面向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且所述彩色相机的光轴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对准所述显示面中心,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彩色相机采集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显示的至少一幅图像;
根据采集到的图像的颜色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视距。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裸眼3D最佳视距的确定装置,包括:
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
对准轴,所述对准轴垂直于裸眼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彩色相机,所述彩色相机与所述对准轴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彩色相机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彩色相机面向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且所述彩色相机的光轴在滑动过程中始终对准所述显示面中心;
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显示预设排图时,根据所述彩色相机在滑动过程中采集到的图像确定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的最佳视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通信的自维护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息投影智能影像系统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