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高速度的北斗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1286.3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景月娟;王晓银;杨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28/02;H04W28/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斗数据 大容量 传输 地面数据 传输端口 数据传输 无线传输 接收端 服务器 电子信息技术 服务器连接 用户端数据 传输步骤 传输系统 传输效率 反馈信息 空间信息 数据请求 搜索查询 所述空间 信息采集 信息反馈 采集端 数据线 用户端 服务 | ||
1.一种大容量高速度的北斗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空间信息采集端(1)、地面数据接收端(2)、服务器(3)和用户端(4),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信息采集端(1)的传输端口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地面数据接收端(2)的传输端口数据传输,所述地面数据接收端(2)通过数据线与服务器(3)连接,所述服务器(3)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用户端(4)数据传输;
所述空间信息采集端(1)包括三个卫星轨道上的卫星阵,三个卫星轨道之间的角度均为120°,所述空间信息采集端(1)用于对电离层数据、气象数据和位置数据采集;
所述地面数据接收端(2)为地面监测站点,所述地面数据接收端(2)接收、处理空间信息采集端(1)采集的数据信息;
所述服务器(3)作为地面数据接收端(2)与用户端(4)之间数据交流的媒介,所述服务器(3)向用户端(4)推送地面数据接收端(2)处理后的信息,所述用户端(4)通过服务器(3)向地面数据接收端(2)进行访问,所述地面数据接收端(2)对应多个服务器(3);
所述用户端(4)包括通信模块(41),所述通信模块(41)与服务器(3)之间信息传输,所述通信模块(41)的传输端口分别与微处理器(43)和存储器(42)的传输端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43)和存储器(42)的输出端口均与显示器(44)连接,所述微处理器(43)的输入端口通过数据线与手动输入模块(45)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高速度的北斗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数据接收端(2)与用户端(4)之间的信息条轮流分布到各个服务器(3)的信息传输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高速度的北斗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为独立北斗数据服务端或者为集成在用户移动端的数据模块。
4.一种大容量高速度的北斗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大容量高速度的北斗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具体传输步骤如下:
S1:数据请求: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手动输入模块(45)进行请求信息输入,微处理器(43)将输入的请求信息传输至通信模块(41);
S2:数据传输:通信模块(41)与服务器(3)建立联系,通信模块(41)通过服务器(3)将请求信息传输至地面数据接收端(2),请求成功后进行继续访问,请求失败,则将拒绝请求的信息和原因通过服务器(3)返回至通信模块(41),微处理器(43)将返回的拒绝请求的信息通过显示器(44)显示;
S3:搜索查询:根据步骤S2中请求成功的请求信息在地面数据接收端(2)内进行相应求情数据搜索;
S4:信息反馈:将步骤S3中搜索到的信息或者没有搜索到相关信息均通过服务器(3)反馈至用户端(4),搜索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压缩,通过压缩传输的方式实现大容量文件的快速传输,提高传输效率,用户端(4)的通信模块(41)将接收的反馈信息通过显示器(44)显示,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学院,未经西安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2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