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臭吸湿石墨烯坯布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1559.4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全彩棉纺织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5/06;D04B1/14;D04B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颜洪岭 |
地址: | 2521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纤维 石墨烯 基础纤维 坯布 粗纱 防臭 抗菌 吸湿 坯布纱线 纤维 制造 加捻三角区 莫代尔纤维 天丝纤维 羊绒纤维 粘胶纤维 整体刚性 纱线 棉纤维 中纤维 长边 锭子 附着 机织 加捻 拉伸 纱条 纺纱 针织 缠绕 错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防臭吸湿石墨烯坯布及其制造方法,该坯布由坯布纱线机织或针织而成,坯布纱线由功能纤维和基础纤维构成,其中功能纤维为石墨烯纤维,基础纤维为精棉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纤维、粘胶纤维、羊绒纤维中的至少一种。该制造方法采用错位纺纱,功能纤维粗纱条定量较小且远离锭子位置,这样在加捻过程中,功能纤维的粗纱条中纤维包合力相对偏小而且在加捻三角区中作为长边被进一步拉伸,整体刚性远小于基础纤维的粗纱条,自然而然形成功能纤维附着缠绕在基础纤维纱条表面的结构。使得石墨烯纤维在最终坯布产品里面分布在纱线的表面,进而可以将石墨烯纤维的抗菌防臭吸湿特性充分发挥出来,并可以实现任意比例的添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防臭吸湿石墨烯坯布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纺织产品新材料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尤其是材料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服装及家用纺织品舒适的同时,对抗菌保健性能的要求也更加挑剔,希望穿着更环保、更健康。石墨烯纤维通过将石墨烯纳米颗粒共混在聚酯(或者聚酰胺)中,对聚酯(或者聚酰胺)进行改性,制作石墨烯聚酯(或者聚酰胺)纤维,使其同时具备棉和聚酯(或者聚酰胺)纤维的特性,本说明书中称这种纤维为石墨烯纤维,这种纤维具有高效、广谱、稳定而持久的抗菌、除臭、远红外等功效,用石墨烯纤维系列纱线制造的纺织品具有天然的抗菌除臭效能。尤其应用于贴身、易于滋生细菌如袜子、内裤、床品等,抗菌的性能派生出防臭等功效,再加上优良的吸湿效能,此类纺织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是,由于石墨烯材料价值较高,市场价格比较贵,如果直接拿来通过简单混纺,制作纱线,进而制成各种纺织品,使用石墨烯的量较大,销售价格必然较高。同时,大量的石墨烯纤维并没有体现出其抗菌等功能性的价值,仅仅在纱线里面作为普通材料隐藏在纱线内部提供强力,甚至填充体积作用,这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原来的赛络纺,两根粗纱条的纤维在最终成纱里面是相互缠绕均匀分布的,不存在谁在表面谁在里面的关系,不利于功能性纤维功能的发挥。原来的赛络纺两根粗纱条的定量(单位长度的质量:g/10cm)相同或非常接近,无法实现两根粗纱条按照任意比例纺纱。
总之,原有技术方案成本高昂、资源利用不充分,不利于产品的推广,无法尽快让人们享受到这一高科技成果过带来的帮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防臭吸湿石墨烯坯布。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抗菌防臭吸湿石墨烯坯布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防臭吸湿石墨烯坯布,由坯布纱线机织或针织而成,所述坯布纱线由功能纤维和基础纤维构成,其中功能纤维为石墨烯纤维,基础纤维为精棉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纤维、粘胶纤维、羊绒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纤维和基础纤维采用赛络纺或紧密赛络纺的方式构成S捻向结构或Z捻向结构。
优选的,所述坯布纱线在采用赛络纺或紧密赛罗纺制作过程中,石墨烯纤维粗纱条定量小于基础纤维粗纱条定量。
进一步优选的,石墨烯纤维粗纱条定量为2-2.4g/10cm,基础纤维粗纱条定量为3.6-4g/10cm。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纤维粗纱条以及基础纤维粗纱条均混有水溶性维纶。此设计的好处在于,纺制前,在制备的粗纱条中混入一定量的水溶性维纶,可减少纱线在制作成坯布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断头,并且水溶性维纶最终通过一定工艺去除,进而实现成纱中各种纤维任意比例组合。
一种抗菌防臭吸湿石墨烯坯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制作石墨烯纤维粗纱条和基础纤维粗纱条,石墨烯纤维粗纱条由石墨烯纤维和水溶性维纶构成,基础纤维粗纱条由精棉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纤维、粘胶纤维、羊绒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水溶性维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全彩棉纺织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市全彩棉纺织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色织仿皮革面料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柔软面料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