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氰化渣中氰化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1865.8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陈攀;胡岳华;张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1/08 | 分类号: | C22B11/08;C12P1/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孝湖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化渣 氰化物 氧化硫硫杆菌 去除 驯化 磁黄铁矿 黄铁矿 硫氧化合物 工艺流程 低价态 高价态 过渡态 消耗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氰化渣中氰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硫硫杆菌进行驯化,得到驯化的氧化硫硫杆菌,将驯化的氧化硫硫杆菌加入到氰化渣中进行反应,利用驯化的氧化硫硫杆菌将氰化渣中的低价态硫氧化为高价态硫的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合物过渡态对氰化渣中的氰化物进行氧化,即实现氰化物的去除,其中,所述氰化渣中含有黄铁矿或磁黄铁矿。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去除效果好、无污染等优点,并将氰化渣中的黄铁矿或磁黄铁矿资源变废为宝,大大减少了SO2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了成本。该方法解决了现有INCO法去除氰化物过程中SO2消耗量大,处理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氰化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氰化渣中氰化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HCN人的口服致死量平均为50毫克,氰化钠约100毫克,氰化钾约120毫克。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氰化物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物的危害也较大。水中氰化物含量折合成氰离子(CN-)浓度为0.04-0.1毫克/升时,就能使鱼类致死。对浮游生物和甲壳类生物的CN-最大容许浓度为0.01毫克/升。氰化物在水中对鱼类的毒性还与水的pH值、溶解氧及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有关。含氰废水还会造成农业减产、牲畜死亡。黄金提取需用氰化物对矿石进行浸出处理,因此其浸出渣中会残留大量氰化物。对人类健康及周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黄金氰化浸出尾渣排放约束与管理机制势在必行。目前,氰化物的破除方法主要有化学氧化、生物氧化和其它物理化学吸附方法。但针对处理矿浆中的氰化物,INCO法(SO2/空气氧化法)是最为廉价和可靠的方法之一,并在多家企业获得应用。但INCO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SO2。SO2的购买、运输和保存极为不便且成本高。一些矿山企业会利用矿山富含的黄铁矿自己生产SO2,但也存在生产审批难,建厂费用高等难题。造成矿浆中氰化物的处理费用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氰化渣中氰化物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INCO法中去除氰化物过程SO2消耗量大,处理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氰化渣中氰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硫硫杆菌进行驯化,得到驯化的氧化硫硫杆菌,将驯化的氧化硫硫杆菌加入到氰化渣中进行反应,利用驯化的氧化硫硫杆菌将氰化渣中的低价态硫氧化为高价态硫的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合物过渡态对氰化渣中的氰化物进行氧化,即实现氰化物的去除,其中,所述氰化渣中含有黄铁矿或磁黄铁矿,氰化渣中黄铁矿或磁黄铁矿的总质量分数大于5%。
本发明中,将驯化的氧化硫硫杆菌加入到氰化渣中进行反应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搅拌下向氰化渣及其浸出液中加入驯化的氧化硫硫杆菌,加入氰化渣及其浸出液总质量0%-0.02%的CuSO4·5H2O,并鼓入空气,调节体系pH为10-11,反应4-32小时,其中,搅拌转速为90r/min-120r/min,空气流速为50mL/min-200mL/min,反应温度为5℃-45℃。
进一步地,驯化的氧化硫硫杆菌的加入体积与氰化渣及其浸出液的质量之比为0.8mL/kg-1.2mL/kg。
进一步地,体系中Cu2+的浓度为10mg/L-50mg/L。
进一步地,反应过程中还向体系中通入二氧化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