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大丁草药材中多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13063.0 申请日: 2018-04-09
公开(公告)号: CN108490095B 公开(公告)日: 2020-01-31
发明(设计)人: 刘春花;孙佳;陆苑;潘洁;李勇军;马雪;李月婷;陈思颖;王爱民;王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
代理公司: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黎亚
地址: 550004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异绿原酸 毛大丁草 药材 成分含量测定 木犀草苷 绿原酸 熊果苷 甲酸水溶液 参考依据 含量测定 梯度洗脱 中药检测 色谱柱 波长 质量控制 加样 可用 乙腈 柱温 回收率 检测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中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毛大丁草药材中多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本发明采用UPLC‑PDA方法,以Waters BEH C18(2.1×150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和328nm,流速为0.28mL/min,柱温40℃。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毛大丁草药材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木犀草苷和熊果苷得到较好的分离,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7.20%‑103.57%,RSD≤3.0%。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毛大丁草药材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木犀草苷和熊果苷的含量测定,为毛大丁草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毛大丁草药材中多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毛大丁草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Piloselloides hirsuta(Forsk.)G.Jeffrey的干燥全草,亦是贵州省少数民族用药,在苗族医药中命名为“加八喽龚旧(jab batnexjongxjud)”。毛大丁草性平味苦、辛,归肺、胃经,具有宣肺止咳,发汗利水,行气活血的功效,主要用于伤风咳嗽,哮喘,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小儿食积,经闭,跌扑损伤,痈疖,疔疮等疾病。据《贵阳民间药草》记载,毛大丁草主要治疗风咳嗽、咳嗽哮喘和肺痈等与肺相关的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毛大丁草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

目前已知毛大丁草中含有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木犀草苷和熊果苷等多种酚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均可能是其活性成分。毛大丁草被收载于2003年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5年版《云南省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等质量标准,但未对其中各有益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目前毛大丁草药材质量标准不完善,不能较全面的控制毛大丁草药材的内在质量。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同时测定毛大丁草药材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木犀草苷和熊果苷等多种有益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毛大丁草药材中多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毛大丁草药材中多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用于同时测定毛大丁草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木犀草苷和熊果苷的含量,其特征在于,采用UPLC-PDA方法进行测定,以Waters BEH C18(2.1×150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同时利用检测波长280nm和328nm,流速为0.28mL/min,柱温40℃。

所述UPLC-PDA方法,将毛大丁草药材提取液稀释后作为供试品溶液。

所述毛大丁草药材提取液是以甲醇为溶剂对毛大丁草药材进行提取得到。甲醇极性比乙醇大,用以提取有效成分的话提取率比乙醇高,所得结果更准确。

所述以甲醇为溶剂对毛大丁草药材进行提取,是用50%甲醇对毛大丁草药材进行回流提取,回流提取时间为2h。此时提取效率较高,且不会导致毛大丁草药材中的有益成分被破坏。

所述稀释,是用蒸馏水将毛大丁草药材提取液稀释5倍。此比例稀释后UPLC-PDA测定效果较好。

所述毛大丁草药材,是过三号筛的毛大丁草药材粉末。过三号筛的毛大丁草药材粉末提取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UPLC-PDA方法,其中供试品溶液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的:取过三号筛的毛大丁草药材粉末0.5g,并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量取续滤液5ml,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此时毛大丁草药材提取效率更高,供试液浓度也较为适中,测定所得结果较为精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未经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3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