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FBMC传输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3592.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明;徐颖群;刘婷薇;王畑;徐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27/36;H04L27/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孟红梅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fbmc 传输 并行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FBMC传输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并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将输入的数据通过并行方式进行QAM调制;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偏置正交幅度调制(OQAM);之后将OQAM符号在频域上使用频域扩展方式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数据变换成时域数据处理;最后将时域数据通过重叠相加的方法实现波形混合并发出;接收端进行波形分离处理,并相应地做一系列解调步骤,恢复出原始发送数据。本发明提出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与FBMC特有的波形混合发射机制相结合,避免了频域扩展带来的效率损失,有效地优化了FBMC的发送接收流程,而且在相同采样速率条件下,能达到K(原型滤波器重叠因子)倍有效传输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适用于FBMC传输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支撑5G的各种应用场景,新型多载波技术的研究需要关注多种需求。其中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 Carrier,FBMC)技术,是基于子载波的滤波,它放弃了复数域的正交,换取了波形时域局域性上的设计自由度,这种自由度使FBMC可以更灵活地适配信道的变化。
目前,通过将FBMC结合偏置正交幅度调制得到的多频交错技术来实现多载波符号序列的调制,主要过程如下:首先将调制的FBMC符号序列分为实部和虚部,接着实部通过第一原型滤波器、虚部通过第二原型滤波器,使得虚部相对于实部偏移符号周期,以完成时域上的偏移调制,然后将各路符号序列进行频域搬移。
FPGA作为专用集成电路领域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解决可定制电路的不足,而且克服了可编程期间门电路数太少的缺点。利用FPGA中数据传输的特点,充分利用处理时钟,以及数据传输的流动性和时序性,将FBMC系统中较为复杂的重叠相加的波形混合模块和多路并行处理相结合,可避免频域扩展带来的效率损失和延时等待带来的速率下降。因此寻求高效的信号处理方案在FBMC硬件实现上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的FBMC新波形技术复杂度高,频域扩展带来的有效速率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FBMC传输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既简化了FBMC系统的硬件实现,又获得了和OFDM一样的速率,同时频谱泄露更低。
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FBMC传输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发送端发送数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将输入的比特流进行QAM调制后,进行K等分得到K路并行传输的星座图复数符号,其中,K为FBMC系统中设计的原型滤波器的重叠因子,与QAM调制阶数M,输入数据的比特长度L和子载波个数N之间的关系为L=KMN;
(2)采用轮流取实部、虚部的方式进行偏置正交幅度调制,每个子带上的复数符号生成两个子带上的OQAM符号;其中同一子带内的相邻子载波上调制的是实部、虚部间隔的符号,相邻子带之间的相邻子载波上调制的符号均为复数的实部或虚部;
(3)将每个子带上的OQAM符号在频域上使用频域扩展方式进行K倍的过采样,得到KN个符号;
(4)对KN长度的符号通过原型滤波器做KN点FIR滤波;
(5)将滤波后的数据使用IFFT变换从频域变换到时域数据;
(6)将时域数据通过重叠相加的方法实现波形混合,得到时域发送波形数据;其中发送波形数据X按照X[(i-1)*N/2+1:(i-1)*N/2+KN]=X[(i-1)*N/2+1:(i-1)*N/2+KN]+SIFFT(i,:)进行组帧操作,i的取值范围是[1,2K],N为子载波个数,SIFFT(i,:)为IFFT操作之后每路的信号,长度为KN。
一种适用于FBMC传输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用于接收端接收数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3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