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倍数散热器用铝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6894.3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4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雷忠平;潘祖堂;熊茂清;刘霄毅;袁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2;C22C1/06;C22F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42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型材 制备 散热 散热器 抗机械损伤 反应条件 散热效率 吸热效率 抗腐蚀 配方 芯片 | ||
1.一种高倍数散热器用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镁1.5-2.5%、钴0.5-1.7%、铍0.5-1.7%、锌0.3-0.7%、硅0.6-1.6%、铁0.2-0.4%、锶0.02-0.08%、锡0.16-0.26%、钕0.02-0.08%、钆0.02-0.08%、铜0.3-1.7%、锰3-4%、钙0.11-0.22%、镍0.08-0.26%、碳0.05-0.15%,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倍数散热器用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镁1.8-2.2%、钴0.8-1.4%、铍0.8-1.4%、锌0.5-0.6%、硅0.9-1.3%、铁0.25-0.35%、锶0.03-0.07%、锡0.18-0.23%、钕0.03-0.07%、钆0.03-0.07%、铜0.6-1.4%、锰3.3-3.7%、钙0.15-0.20%、镍0.12-0.22%、碳0.08-0.12%,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倍数散热器用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镁2%、钴1.1%、铍1.1%、锌0.5%、硅1%、铁0.3%、锶0.05%、锡0.21%、钕0.05%、钆0.05%、铜1%、锰3.5%、钙0.16%、镍0.17%、碳0.1%,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高倍数散热器用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百分比称取各个原料;
S2、将铝投入到熔炼炉中,在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加热到700-800℃,使铝熔化为铝熔体,接着用氮气气体载体将硅、锌、镁、碳加入到铝熔体中,再通入占铝重量0.5-1%的精炼剂进行精炼、扒渣,保持恒温搅拌6-10min,制得混合熔体;
S3、将混合熔体送入中频炉中,升温至950-1100℃,加入钴、铍、、铁、锶、锡、钕、钆、铜、锰、钙、镍,保持12-17min,然后将物料送入喷射成型设备中,调节合金液的温度为950-980℃,使合金液流入雾化器,用高压氩气雾化后沉积在基板上,形成铝型材铸锭;
S4、模具加热到380℃-450℃,将铝型材铸锭送入挤压模具,将挤压成型后进行热处理得到铝型材基体;
S5、将铝型材基体经打磨、清洗后进行激光重熔,冷却至室温,再进行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倍数散热器用铝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压力为0.2-0.5MPa,所述合金液流入雾化器过程合金液的流量为2.5-3.5kg/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倍数散热器用铝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热处理的过程为:将挤压成型后的铝型材铸锭锭置于380-410℃下保温40-70min,再降温至300-360℃,保温1-3h,然后降温至220-280℃,保温2-3h,水冷至室温后得到铝型材基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倍数散热器用铝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激光重熔的工艺参数如下:单道扫描,氩气保护激光池,光斑直径为0.8-2.2mm,扫描速度为6-9mm/s,功率为1.5-1.9KW。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倍数散热器用铝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热处理的过程为:将激光重熔后冷却至室温的铝型材基体升温至115-125℃,保温50-65min,再升温至130-140℃,保温60-70min,水冷至室温后降温至-8℃,保温50-65min,升至室温,在110-120℃下保温1-3h,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68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