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溶磷菌及其与DEHP降解菌复配菌剂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7025.2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6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莫测辉;冯乃宪;李彦文;蔡全英;赵海明;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12R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崔红丽;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溶磷菌 及其 dehp 降解 菌复配菌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株溶磷菌及其与DEHP降解菌复配菌剂和应用。所述菌株为Pseudomonas sp.YLYP29,于2017年06月28日保藏于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39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配菌剂,由溶磷菌YLYP29和DEHP降解菌XB组成,该复配菌剂协同性较好,培养方法简便易行,适应能力强,兼具溶磷和DEHP降解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既可解决土壤磷素缺乏的问题,又可去除土壤中DEHP污染物,对于改善土壤营养状态,提升土壤生态肥力,修复DEHP污染土壤,进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对于实现农田土壤边生产边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溶磷菌及其与DEHP降解菌复配菌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磷素是土壤中重要的肥料之一,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在不同的磷化合物形式中,只有可溶性磷素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土壤中有95%的磷素以难溶状态存在。我国约有2/3的耕地处于磷素缺乏状态,为保证农产品增产增收,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大量化学肥料,但当季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低于25%,很大一部分被土壤中的Ca2+、Fe3+、Al3+等阳离子固定,形成难溶性磷酸盐,并诱发土壤微量元素缺乏、养分失衡、土壤板结等问题。还有部分可溶性磷素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溶磷菌在土壤中磷素的生物地化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将难溶磷转化为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因此,通过溶磷菌调动土壤磷库资源,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减少化学磷肥的施用量,被认为是经济、高效、环保的利用土壤难溶磷的生物措施,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工业“三废”大量排放以及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田土壤邻苯二甲酸酯(PAEs)、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污染。大量调查表明,我国农业土壤普遍检出PAEs,土壤中PAEs含量达到mg/kg数量级。污染土壤中的PAEs被农作物吸收累积,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壤中PAEs不仅对土壤生态系统存在潜在危害,而且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可在人体内积累。PAEs等有机污染物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生殖发育毒性、肝脏毒性和“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居民日常食用含PAEs等有机污染物的农产品导致长期低剂量暴露,严重危及人体健康。利用特异性功能微生物降解土壤中PAEs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可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具有针对性强、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等优势。
因此,面对我国农田土壤普遍磷素缺乏以及PAEs污染现状,研究开发具有溶磷和PAEs降解功能的复合菌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磷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菌剂。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溶磷菌、复配菌剂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溶磷菌及其复配菌剂既可以解决土壤普遍磷素缺乏的问题,又可以修复土壤DEHP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株溶磷菌,命名为Pseudomonas sp.YLYP29,是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的。
所述的溶磷菌为Pseudomonas sp.YLYP29,其保藏信息: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日期2017年06月28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3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7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