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锡膏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8291.7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理;袁福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5/26 | 分类号: | B23K35/26;B23K3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 锡膏 锡粉 环氧树脂 潜伏性固化剂 助焊膏 改性 焊接 环氧树脂封装 抗冲击能力 重量百分比 松香 表面改性 搅拌混和 接合部 应用性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氧锡膏,其特征在于先将锡粉用松香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改性锡粉,然后跟助焊膏、环氧树脂和潜伏性固化剂一起搅拌混和形成环氧锡膏。环氧锡膏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改性锡粉65‑90%,助焊膏5‑15%,环氧树脂3.5‑10%,潜伏性固化剂1.5‑5%。本发明的环氧锡膏焊接质量高,焊接后接合部被环氧树脂封装保护,提高了抗冲击能力。环氧锡膏在室温下可保存和使用5天之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应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环氧锡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制品的安装工序中,为了将电子部件端子与电路板电极接合,多数情况下使用焊锡膏(简称锡膏)。当锡膏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发生熔化,使被焊接的元器件与电路板连接在一起,待冷却后,就凝固形成固定的焊点。近年来,随着电子制品的小型化、高性能化,焊料接合部越来越微细化,而电子部件在工作和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撞击、跌落等外力冲击而受到损伤,这就要求提高接合部焊接的可靠性,来抵抗外来冲击力的影响。
作为解决对策,除了提高焊接质量外,在锡膏中添加热固性树脂应该是一种解决方案。在锡膏焊接元器件的同时,热固性树脂在接合部周围形成固化树脂覆盖层,起到封装保护和密合作用,可大大提高焊接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受灰尘、水分和化学物质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热固性树脂中,环氧树脂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主要包括:(1)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反应属于加成聚合,一般来讲收缩率比较小,没有副产物,因此材料内部的应力比较小,且不会有气泡空洞的产生。(2)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满足一般电子、电器对绝缘材料的要求。(3)具有优良的密着性,这是其他材料所不能比的。(4)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这也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酚醛树脂等一般热固性树脂达不到的。(5)基于配方中固化剂和促进剂的选择,配方可千变万化,从而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能,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然而,环氧锡膏的概念很简单,但制备并不容易,首先,环氧树脂及固化剂等的加入,不能牺牲锡膏的焊接性能,其次也是最关键的,锡粉会活化环氧树脂,从而催化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使得锡膏储存保质期大大缩短。因锡粉的催化作用,一般混和了环氧树脂的锡膏室温只能存放1-2天。正因为如此,目前市场上锡膏品种很多,但环氧锡膏还是空白。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锡膏及其制备方法,该膏的焊接质量好,在焊接过程中环氧树脂同步固化,能对接合部起到封装保护作用,且产品保质期较长,在室温下可存放或者使用5天,基本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锡膏,先将锡粉用松香进行表面改性,即在锡粉表面包覆一层松香,然后再跟助焊膏、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和,经充分搅拌混和形成环氧锡膏。锡粉因为受到松香的表面覆盖,在一定程度上与环氧树脂隔离,对环氧树脂的催化作用大大减弱,从而延长了锡膏的保质期。进一步通过环氧树脂和潜伏性固化剂的优选,制备出焊接质量高的环氧锡膏。
一种环氧锡膏,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改性锡粉65-90%,助焊膏5-15%,环氧树脂3.5-10%,潜伏性固化剂1.5-5%。
锡粉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是:锡63-65%,铋34-36%,银0.5-1.5%。
改性锡粉制备过程如下,称取松香,加入适量乙醇搅拌溶解,再加入锡粉,缓缓搅拌,真空下让乙醇慢慢挥发,得到灰色膏状物,即为改性锡粉。优选的,松香和锡粉重量比为0.1-0.4∶1。
一种环氧锡膏,其助焊膏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是松香35-50%,丁醇30-40%,乙二酸6-14%,对苯二甲酸5-10%,4-氯丁酸乙酯4-8%。
助焊膏的制备过程如下,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丁醇,安上回流冷凝管,加热至微沸,慢慢加入松香,搅拌使之溶解,再加入乙二酸,搅拌使之溶解,再加入对苯二甲酸,搅拌使之溶解,然后冷却到40℃左右,加入4-氯丁酸乙酯,搅拌溶解,最后混和物放入冰箱-20℃冷冻一天,变成冻块,再拿出来用研磨机研磨一天,得到助焊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8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