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依赖对时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9293.8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谈浩;徐晓春;赵青春;朱晓彤;李奔;陆金凤;陈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董建林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依赖 行波 测距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依赖对时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行波测距模块与线路保护模块集成于线路保护与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内,线路保护模块实时计算通道延时并完成两侧绝对时钟偏差计算,两侧行波测距模块计算并校核故障初始行波到达两侧的绝对时钟差值,从而实现不依赖对时的双端行波测距。此种方法借助线路保护功能进行计算通道延时和两侧绝对时钟偏差,实现不依赖对时的双端行波测距,提高双端行波测距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且工程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依赖对时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行波测距方法是利用电流或电压行波进行故障测距的新型方法,它可有效克服传统阻抗测距方法的缺陷,具有不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不受系统振荡影响、不受长线分布电容影响等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行波测距法分为双端法和单端法,单端法只需要在一端设置测量点,不受通信条件限制,难点在于精确的分辨各个行波对应的反射行波;双端法利用故障产生的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测量点时的绝对时差来进行故障测距,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需要精准和稳定的GPS信号。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0333220.5,申请日2016年5月19日,公开号CN105866631A,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模糊匹配的新型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当交流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该发明根据线路两侧电流行波数据,采用小波变换检测和标定故障行波的波到时刻,得到波到时差序列ΔTm和ΔTn;其次,对ΔTm和ΔTn进行归一化,并求取两者之间的距离;然后,求取隶属度,确定最匹配的一对时刻;最后,根据最匹配的一对时刻,计算出故障距离和不同步时间Δt。该发明数学处理过程复杂,不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依赖对时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借助线路保护功能的两侧时钟同步技术,实现不依赖对时的行波测距,提高双端行波测距的可靠性,且工程易实现。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不依赖对时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行波测距模块与线路保护模块集成于线路保护与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内,线路保护模块和行波测距模块同时分别进行工频量采样和高频暂态采样,线路保护模块判断是否发生区内故障;
步骤2,线路保护模块实时计算通道延时td,并计算两侧绝对时钟的偏差Δtc;
步骤3,线路保护模块判断发生区内故障后,行波测距模块对故障前后采样的暂态行波通过小波变换得到模极大值,并确定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本侧对应的绝对时钟时刻;
步骤4,两侧行波测距模块通过线路保护通道交换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的绝对时钟时刻,同时读取通道延时td和两侧绝对时钟的偏差Δtc,从而得到故障初始行波到达两侧的绝对时钟差值Δt,并校核绝对时钟差值Δt是否可用;
步骤5,两侧行波测距模块依据可用的绝对时钟差值Δt,使用双端行波算法进行行波测距。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线路保护模块和行波测距模块基于同一内部时钟实现同时采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9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