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门协同配合组装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9656.8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1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秀丽;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10;B23P19/00;B23P19/06 |
代理公司: | 33258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加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系统 直线传送带 阀门 组装 传送 配件 协同 电磁阀组件 螺栓安装 配合 衔接 | ||
本发明涉及阀门协同配合组装生产线,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传送电磁阀组件的直线传送带系统、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系统一侧的第一组装系统、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系统另一侧且与第一组装系统工序衔接的第二组装系统、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系统一侧且分别向第一组装系统和第二组装系统传送螺栓及定位销的配件辅助机器手、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系统一侧且用于将对应的配件辅助机器手传送的螺栓安装在第一组装系统或第二组装系统的电磁阀组件上的旋转工进机。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协同配合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加速上涨,以及企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很多民营、中小型企业已经逐渐充分认识到智能化工业装备的优势,并已经使用智能机器单元系统代替传统的人工在搬运、焊接、加工等领域实现有效作业。但当前主流通用的智能机器单元设计及应用的相对应用较为单一和简单,面对传统企业的非标准性生产工序和多样化的换人需求并无法满足,由此出现的智能机器单元产能过剩与智能化应用不足所产生的反差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利用智能机器单元协调配合,实现完全的脱离工作人员的实时监管,不断降低多机协调应用成本、并扩大其对非标准化生产的兼容性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智能机器单元在各种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智能机器单元逐渐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生产系统中的一个标准单元,这已成为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当前针对单台智能机器单元轨迹运行、力矩控制、示教模拟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如何将多台机器单元协调合作,如何有效解决当前机器换人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多品牌机器单元如何协调配合应用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智能机器单元组协同作业是提高机器单元系统空间操作能力、负载能力、可靠性以及扩展操作空间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在理论与技术上均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理论与技术在一些场合也得到了应用,但在研究与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的研究与应用大多以双机器单元共同抓取、搬运刚体为主,尽管有许多的理论问题可以探讨,但这些作业并不能本质地体现机器单元协调的优越性。原则上讲,只要单个机器单元的负载能力足够大,操作空间足够广,就可以胜任超大、超重刚性物体的抓取与搬运工作。更多的作业如相关多轴孔装配、空间动态边缘跟踪、弹性体操作是单个机器单元根本无法完成的,无疑在这些作业上双机器单元更能显示其长处。 2)在研究领域所使用的机器单元系统很多是简化了的实验装置,与实用的智能机器单元相去甚远。针对这样的系统所提出的规划方法、控制策略,大都不适用于现成智能机器单元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阀门协同配合组装生产线及协同配合组装方法;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阀门协同配合组装生产线,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传送电磁阀组件的直线传送带系统、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系统一侧的第一组装系统、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系统另一侧且与第一组装系统工序衔接的第二组装系统、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系统一侧且分别向第一组装系统和第二组装系统传送螺栓及定位销的配件辅助机器手、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系统一侧且用于将对应的配件辅助机器手传送的螺栓安装在第一组装系统或第二组装系统的电磁阀组件上的旋转工进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系统一侧且用于将对应的配件辅助机器手传送的定位销安装在第一组装系统或第二组装系统的电磁阀组件上的下压工进机。
本发明应用研究,将大大提升智能机器单元的应用水平,并有利于整合工业经济体的多样化需求与高端技术脱节的矛盾,对工业整体工业自动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96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挺杆自动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连杆瓦自动选配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