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R头戴设备的佩戴舒适性标准校核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0147.7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r 设备 佩戴 舒适 标准 校核 模型 建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VR头戴设备的佩戴舒适性标准校核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测试者的头部尺寸数据,并根据其期望值通过仿真软件建立均值结构模型;对各个测试者的头部表面各预设部位施加按预设梯度渐变的测试压力;接收各个测试者关于各梯度的测试压力是否舒适的判断结果的反馈信号,并实时检测各个测试者头部表面受到的人体感应压力;记录测试压力并计算人体感应压力的期望值,且以此建立数据模型;将数据模型加载到均值结构模型上,并求解均值结构模型表面上的模型感应压力;根据模型感应压力与人体感应压力的期望值之间的差值修正均值结构模型的属性,以使两者一致。本发明能够使VR头戴设备适应大部分人的佩戴需求,保证较高佩戴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R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R头戴设备的佩戴舒适性标准校核模型的建立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VR头戴设备的佩戴舒适性标准校核模型的建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及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头戴类VR、AR等视觉产品的不断涌现,人们对该类头戴类产品的佩戴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体头部体感压力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是解决该类头部佩戴舒适性设计的关键技术。传感器人体体感压力数据采集与分析也已成为当今科研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该研究在医疗、穿戴、产品人机工程等设计人体佩戴舒适性的各个产业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目前,VR头戴设备的种类很多,但关于其研发或生产制造并没有普适标准,各类VR头戴设备的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产品对于人们的体验感较差,甚至出现佩戴不舒适、疼痛等严重问题。根据观察,影响人们佩戴舒适体验的主要因素是头盔对头部的表面压力。由于人体头部是非规则球体,并且包括较硬的骨骼层和较软的肌肉层,表面凹凸不平,感觉神经分布也不均,因此人体头部表面各个部位对于头盔压力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
在现有技术中,往往只能先根据经验生产制造VR头戴设备,再在售后环节中根据使用者的实际体验反馈,对VR头戴设备进行改进,然而,此举不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并且用户的个人感受很主观,当前用户的体验较佳时,其余用户的体验可能完全不同。
因此,如何使VR头戴设备能够适应大部分人的佩戴需求,保证较高佩戴舒适度,并且在生产制造阶段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R头戴设备的佩戴舒适性标准校核模型的建立方法,能够使VR头戴设备能够适应大部分人的佩戴需求,保证较高佩戴舒适度,并且在生产制造阶段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VR头戴设备的佩戴舒适性标准校核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测试者的头部尺寸数据,并根据其期望值通过仿真软件建立均值结构模型;
对各个测试者的头部表面各预设部位施加按预设梯度渐变的测试压力;
接收各个测试者关于各梯度的测试压力是否舒适的判断结果的反馈信号,并实时检测各个测试者头部表面受到的人体感应压力;
记录测试压力并计算人体感应压力的期望值,且以此建立数据模型;
将所述数据模型加载到所述均值结构模型上,并求解所述均值结构模型表面上的模型感应压力;
根据所述模型感应压力与人体感应压力的期望值之间的差值修正所述均值结构模型的属性,以使两者一致。
优选地,对各个测试者的头部表面施加测试压力,具体包括:
通过调节安装于VR头戴设备内各对应位置处的气囊压力对各个测试者的头部表面各个预设部位施加测试压力。
优选地,实时检测各个测试者头部表面受到的人体感应压力,具体包括:
通过贴附于VR头戴设备的内表面上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阵列检测各个测试者头部表面受到的人体感应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0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