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提高静叶通道端壁冷却效率的槽缝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1060.1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2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杜昆;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25/12 | 分类号: | F01D2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提高 通道 冷却 效率 结构 | ||
1.一种具有提高静叶通道端壁冷却效率的槽缝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出口下游端壁(7)高于静叶通道端壁(10),即燃烧室出口下游端壁(7)与静叶通道端壁(10)存在燃烧室出口与静叶端壁高度差H(14),形成燃气涡轮的燃烧室(6)与燃气涡轮静叶(3)之间存在的槽缝冷却结构(8),用于引入冷却气流对下游的静叶通道端壁(10)进行冷却,且槽缝冷却结构前表面(12)和槽缝冷却结构后表面(13)均采用过渡圆角结构与静叶通道端壁(10)连接;
槽缝冷却结构后表面(13)采用过渡圆角与静叶通道端壁(10)连接,槽缝冷却结构后表面(13)与静叶通道端壁(10)的过渡圆角结构与静叶通道端壁(10)在槽缝冷却结构后表面过渡圆角与静叶端壁切点(18)相切;槽缝冷却结构前表面(12)采用过渡圆角结构与静叶通道端壁(10)连接;
槽缝冷却结构前表面过渡圆角半径R1(17)与槽缝冷却结构后表面过渡圆角半径R2(19)相等R1=R2,且槽缝冷却结构前表面过渡圆角半径R1(17)和槽缝冷却结构后表面过渡圆角半径R2(19)与槽缝出口宽度W(11)的关系为:
W<R1=R2<1.5W
燃烧室出口与静叶端壁高度差H(14)与槽缝出口宽度W(11)的关系为:
0.2W<H<0.5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10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