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受阻酚的新型硅烷偶联剂改性磷石膏的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1771.9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0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翌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翌晨 |
主分类号: | C08K9/06 | 分类号: | C08K9/06;C08K3/30;C08L23/14;C08L23/06;C08L25/06;C07F7/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硅烷 聚烯烃 磷石膏 偶联剂改性 受阻酚 质量份 挤出 受阻酚结构 高速搅拌 偶联剂 双螺杆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受阻酚的新型硅烷偶联剂改性磷石膏的聚烯烃,其特征在于:向30‑40质量份的磷石膏中加入0.1‑1份的受阻酚结构的新型硅烷偶联剂,60℃‑80℃高速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向100质量份的聚烯烃,继续搅拌30分钟,在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即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受阻酚的新型硅烷偶联剂改性磷石膏的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烯烃是烯烃经过加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这类有机聚合物通常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简单烯烃聚合而成(如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分子的分子链表现为显著的非极性现象。磷石膏是指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处理磷矿时产生的固体废渣,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磷石膏属于工业废弃物,成本极低,使用磷石膏作为填料可以显著降低聚合物成本。但由于磷石膏为极性分子,添加磷石膏填料时会易造成分散的不均匀或积聚现象,从而导致填料与聚合物之间产生相异界面,这种缺陷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以致聚烯烃的机械力学性能下降。
硅烷偶联剂是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的双官能团化合物,由于这种独特的性质,它可以既可以与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建合,又可以与无机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将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牢固的链接在一起,起到化学桥的作用。硅烷偶联剂用以改善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耐高温性、耐磨性等性能。在聚合物产业中,无机填料的使用可以降低成本,增加聚合物各项性能。常见无机填料磷石膏、玻璃纤维等直接与聚合物混合会存在分散不均匀,界面粘接不好和填料团聚现象。使用硅烷偶联剂对无机填料进行改性,可以改善填料的亲水性,使得填料与聚合物基体直接界面粘接更加紧密。
同时,加工过程中,聚烯烃的链分子可能发生氧化断裂,同样可能导致材料性能的劣化,随后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氧化作用可能导致聚烯烃材料性能的继续降低,影响进一步使用。聚烯烃在加工、贮存、使用的过程中,其物理、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逐渐变差。聚烯烃对氧化降解尤为敏感,因此防止聚烯烃的加工过程、使用过程中的氧化,对许多材料如橡胶、塑料、纤维等制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入抗氧剂是改善聚烯烃性能最有效和最方便的方法。受阻酚类抗氧剂难挥发、不变色、无污染、低毒或者无毒,其中单酚类是目前产销量最大的高效抗氧剂,这类抗氧剂也存在容易水解、易挥发、易被抽出等缺点。
在使用磷石膏做填料制备聚烯烃过程中,需要首先对磷石膏使用硅烷偶联剂等改性剂进行改性,以改善磷石膏与聚烯烃的相容性。还需要加入抗氧剂,改善聚烯烃分子链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氧化断裂现象。但是,在聚烯烃中加入无机填料时,抗氧剂、无机填料、聚合物基体组成了多相体系,抗氧剂及无机填料的分散问题较难解决,影响聚合物性能。同时,聚烯烃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对无机填料使用各种改性剂进行改性,再在加工过程中加入抗氧剂阻止聚合物的加工、使用过程中的氧化,因此,填料改性和加入抗氧剂是独立的工序,抗氧剂与无机填料很难混合均匀,而往往填料周边的聚烯烃的氧化断裂最为严重,因此添加抗氧剂有时并不能较好的抑制填料周边的聚烯分子链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受阻酚的新型硅烷偶联剂改性磷石膏的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受阻酚的新型硅烷偶联剂改性磷石膏的聚烯烃,向30-40质量份的磷石膏中加入0.1-1份的受阻酚结构的新型硅烷偶联剂,60℃-80℃高速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向100质量份的聚烯烃,继续搅拌30分钟,在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即得。
所述聚烯烃为无规共聚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
所述的一种含受阻酚的新型硅烷偶联剂改性磷石膏的聚烯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温度:一区190℃,二区200℃,三区210℃,四区220℃,五区230℃,机头225℃。将挤出粒料于注塑机上注塑制得标准试样,注塑压力为一区55MPa、二区50MPa、三区45MPa、四区4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翌晨,未经李翌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1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