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瓶装口服液中可见异物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2118.4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飞;张竞成;张豪;蔡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30 | 分类号: | G06V10/30;G06V10/34;G06V10/56;G06V10/24;G06T7/136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装 口服液 可见 异物 识别 方法 | ||
1.一种瓶装口服液中可见异物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待测瓶装口服液的多张连续图像;
(2)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3)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
(4)获取异物的成像面积S、周长C和最小外接矩阵长宽比N这三个参数;
(5)将瓶装口服液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分别对上、下区域的成像面积S、周长C和最小外接矩阵长宽比N设定阀值;
(6)根据步骤(4)中参数和步骤(5)中阀值的关系判定上、下区域是否存在可见异物;
若异物目标的S、C和N中任一参数高于所设定的阈值,则判定存在异物;
若异物目标的S、C和N中任一参数都不高于所设定的阈值,则判定为正品;
所述步骤(2)中的预处理,具体为:
S1.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灰度化后的图像;
S2.将灰度化后的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图像;
S3.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二次帧差处理,得到帧差后的图像;
S4.将帧差后的图像进行锐化操作,得到预处理后的图像;
所述S4中锐化处理,采用二阶微分法进行锐化处理,通过Laplace算子来实现,它的定义如下:
采用的模板如下所示:
所述步骤(4)中成像面积S、周长C和最小外接矩阵长宽比N这三个参数,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以链码转化为点序列的方式获取各异物的轮廓,异物区域的边界链码为a1,a2,...,an,链码的逆为:
(a1,a2,...,an)-1=a1-1,a2-1,...,an-1
由链码计算异物区域的面积S表达式为:
式中:γi=γi-1+ai2,γ0是初始点的纵坐标,ai0和ai2分别是方向码长度在k=0(水平)、k=2(垂直)方向的分量,ai0和ai2在链码八个方向的的取值如下所示:
由链码计算异物区域的周长C的表达式为:
链码中偶数码为水平或垂直方向的链码,码长为1,奇数码为对角线方向的链码,码长为上式中:ne为链码序列中的偶数个数,n为链码序列中码的总个数;
获取最外层轮廓在四个方向的的顶点坐标(xi,yi)(i=0,1,2,3),可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异物的最小外接矩阵长与宽:
d1=[(xi-xi-1)2+(yi-yi-1)2]1/2
d2=[(xi-xi+1)2+(yi-yi+1)2]1/2
其中点(xi,yi)表示任一方向顶点的坐标,(xi-1,yi-1)和(xi+1,yi+1)表示与其相邻的两顶点坐标,依次计算出d1和d2,将较大的值赋给d1,较小的值赋给d2,可得最小外接矩阵长宽比的表达式:
N=d1/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装口服液中可见异物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待测瓶装口服液进行竖直旋转-急停后,利用CCD工业相机连续拍摄3张照片,传输到主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21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