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4252.8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程向荣;顾晓娜;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K9/00;A61P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清热解毒 麦冬 金银花 桔梗 慢性咽炎 铁皮石斛 甘草 射干 祛痰 咽喉 原料药组成 泡茶 止咳 给药形式 解毒利咽 润肺止咳 痰多喘咳 咽喉肿痛 养阴生津 滋阴清热 补气血 利咽喉 清虚热 异物感 重量比 补气 臣药 抗炎 利咽 清心 润肺 生津 痰多 消痰 宣肺 咽干 咽痒 治疗 滋阴 佐药 调和 饮用 | ||
本发明使用新的中药组合物和独特的给药形式来治疗慢性咽炎。技术方案为采用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组成,铁皮石斛200‑500份、金银花50‑200份、麦冬250‑450份、桔梗200‑500份、射干50‑300份、甘草40‑150份。方中铁皮石斛、金银花为君药,滋阴养精,清热解毒,舒清虚热,抗炎。麦冬、桔梗为臣药,清心润肺,祛痰利咽,宣肺补气血,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射干为佐药,清热解毒,消痰涎,利咽喉。为咽喉肿痛及痰多喘咳的要药。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清热解毒,止咳,补气养脾。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清热,祛痰生津、解毒利咽的功效。对咽干、咽痒、咽异物感、咽喉痰多、咽喉灼热感具有良好的疗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采用泡茶饮用的服用方式,使用方便快捷,口感佳,易于被患者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统中医药在耳鼻喉科的应用领域,尤其是使用新的中药组合物和独特的给药形式来治疗慢性咽炎。
背景技术
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喉痹(英文:Pharyngitis),中医耳鼻喉科疾病咽喉病名词。是指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喉痹”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其含义较广,大抵包含了具有咽喉部红肿疼痛为特点的多种咽喉部急、慢性炎症。后世医家对疾病的分类渐趋详细,将“喉痹”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区分开来,如《喉科心法》:“凡红肿无形为痹,有形是蛾”,但总的来说,古代医籍中“喉痹”的概念一直较为笼统。现代中医喉科对“喉痹”的概念已逐渐统一,系专指急、慢性咽炎。
多年以来,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均停留在传统的汤剂或者制成中成药供患者服用,部分患者无法长期坚持服用,从而达不到治疗慢性炎症的最佳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解决了目前治疗慢性咽炎目前西医治疗只停留在使用抗生素、缺乏有效的中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以及中药治疗只停留在汤剂和中成药形式,患者不容易长期坚持服用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组成,铁皮石斛200-500份、金银花50-200份、麦冬250-450份、桔梗200-500份、射干50-300份、甘草40-150份。
进一步,铁皮石斛300份、金银花150份、麦冬300份、桔梗300份、射干200份、甘草100份。
更进一步,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茶的形式供患者冲服。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清、泄、补、消”为治疗大法,即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消肿,补益脾肾,祛痰化淤。
发明人经过多年临床长期的观察和经验总结,最终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咽炎,方中铁皮石斛、金银花为君药,滋阴养精,清热解毒,舒清虚热,抗炎。麦冬、桔梗为臣药,清心润肺,祛痰利咽,宣肺补气血,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射干为佐药,清热解毒,消痰涎,利咽喉。为咽喉肿痛及痰多喘咳的要药。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清热解毒,止咳,补气养脾。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清热,祛痰生津、解毒利咽的功效。对咽干、咽痒、咽异物感、咽喉痰多、咽喉灼热感具有良好的疗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采用泡茶饮用的服用方式,使用方便快捷,口感佳,易于被患者接受。
具体实施例
发明人认为:本病的形成,多因起居不慎,肺卫失固,致风热邪毒乘虚侵犯,由口鼻而入直袭咽喉,以致咽部红肿疼痛而发为风热喉痹。若因失治误治,或平素肺胃积热,则邪热传里而出现肺胃热盛的重症。
发明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本病最常见的症型为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型。温热病后,或劳伤过度,耗伤肺肾阴液,使咽喉失于滋养,加之阴虚则虚火亢盛,虚火上炎,灼于咽喉,发为喉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4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前列腺的剂贴
- 下一篇:一种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