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高碳氮比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5090.X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芬;齐希光;王新华;任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碳 废水深度处理 废水 金属离子螯合剂 废水处理技术 生物深度处理 蛋白水解酶 蛋白质降解 葡萄糖苷酶 产气效率 废水厌氧 厌氧过程 产气率 辅酶 沼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高碳氮比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高碳氮比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方法,其通过在高碳氮比废水中投加金属离子螯合剂,克服了高碳氮比废水厌氧生物深度处理产气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可使得废水累积产气率高达138.7mL/gCOD;使得厌氧过程的β‑葡萄糖苷酶、蛋白水解酶与辅酶F420活性分别提高到29900.1U/gVSS、850.2U/gVSS与0.90U/gVSS;使得产沼气体系中多糖与蛋白质降解率分别提高到71.9%和61.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高碳氮比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报道,我国每年产生约3000-400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大多简单堆放后,定期运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或自然风干脱水后焚烧供热,这些处理处置方式成本较高,且易导致土壤及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
剩余污泥含有丰富的可利用有机物,可用于提取蛋白质。我国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粗蛋白含量约为28.7-40.9%,采用酶解技术水解剩余污泥后,可有效回收污泥蛋白质,所得蛋白质粗品含有七种必需氨基酸,其重金属含量也满足我国饲料相关标准;采用热碱水解剩余污泥后,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回收污泥蛋白质,所得蛋白质产品的粗蛋白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分别为49.5%和12.37%,与原剩余污泥相比,重金属削减率在90%以上,所得蛋白质粗品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
经蛋白质提取过后的残液仍含有丰富的可利用有机物,若直接进行排放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可将这部分有机物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用于生产沼气。
然而,污泥蛋白质的分离提取导致所得提取残液氮素缺失,碳氮比升高到50-120,而厌氧产沼气的最佳碳氮比为20-25,高碳氮比导致厌氧生物深度处理的产气效率低。经过蛋白质提取过后的残液无法直接进行厌氧生物处理,更不能随意排放,导致大量的可利用资源浪费。
因此,寻找到一种可促进高碳氮比废水深度处理产沼气的方法可为剩余污泥资源化提供有力保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高碳氮比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方法,其通过在高碳氮比废水中投加金属离子螯合剂,克服了高碳氮比废水厌氧生物深度处理产甲烷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高碳氮比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方法,在高碳氮比废水中投加金属离子螯合剂,强化产甲烷菌厌氧发酵,进而强化高碳氮比废水产沼气;所述金属离子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水的碳氮比为50-12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离子螯合剂在废水中的投加量为1-100μmol/L。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离子螯合剂在废水中的投加量为10-30μmol/L。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离子螯合剂在废水中的投加量为10μmol/L。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促进高碳氮比废水深度处理产沼气的方法在生产沼气、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碳氮比废水处理剂,此废水处理剂中含有金属离子螯合剂;所述金属离子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水处理剂中金属离子螯合剂的含量不低于8%。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水处理剂中金属离子螯合剂的含量不低于10%。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高碳氮比废水处理剂在生产沼气、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5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