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热水器负荷群模型的负荷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5113.7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9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陈振宇;张昊纬;栾开宁;卢树峰;薛溟枫;杨世海;张凯恒;李志新;周强;徐青山;陈霄;陈刚;阮文骏;赵双双;陆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热水器 负荷 模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热水器负荷群模型的负荷控制方法,1)建立考虑水箱内水流动的电热水器模型;2)基于概率分布对负荷调度中心控制区域内的电热水器指标进行聚类,建立电热水器负荷群概率模型;3)根据电热水器内的水温,定义电热水器的热储备状态变量及其计算方法;4)根据负荷群中热水器的热储备状态高低,选择热水器负荷群可控子集,基于考虑用户舒适度的排序方法对热水器负荷群可控子集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完成负荷控制。本发明由于考虑了电热水器内的温度分布以及自然对流过程,模型客观准确;定义了热储备状态,用户舒适度得到一定保证,对推进温控符合参与电网频率控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负荷侧响应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热水器负荷群模型的负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负荷总量日益增大,负荷多样性也得到逐步增强,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此外,随着电力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网互联带来的系统稳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为此,已有许多概念和技术被提出。其中,有研究者提出让负荷主动参与电网的协调互动,更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实现电网供需平衡,丰富了“电网友好”的内涵。除了改善负荷特性,发展利用可中断负荷,负荷侧针对电网频率和电压变化主动参与电网协调,削减负荷容量,对增加可再生能源接入容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电网建设经济效益、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具有很大意义。
负荷侧响应,对负荷特性有一定要求,首先是可关断性,其次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或生活,此外,其总容量应符合该地区频率备用容量需求,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响应速度与可调节时间。针对这些特性,温控负荷受到极大关注。针对具有较大调节容量和良好调节特性的空调、冰箱等,已有较多模型与控制方法被提出。但针对电热水器的模型和控制方法还很少。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电热水器负荷容量高速增长,已具备可观的可调节容量,但由于目前模型研究还较为单一,研究深度较浅,没有成熟的控制方法,所以难以参与需求侧响应。本发明在考虑热水器水箱内部温度分布以及自然对流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准确的电热水器温控负荷模型,并根据负荷调度中心与被控热水器交流信息量的不同,提出不同的控制方法,通过选择并排序,改变相应电热水器的开关状态,实现跟踪功率曲线、频率响应、符合平移等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热水器负荷群模型的负荷控制方法,解决了目前电热水器负荷模型研究较为单一,没有成熟的负荷控制方法的问题,促进电热水器负荷主动响应技术发展,加强智能电网中的发电侧与用电侧的友好交互,实现电网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热水器负荷群模型的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结合电热水器的热动力学特性,分析电热水器的功率消耗与设定温度以及工作状态的关系,建立考虑水箱内水流动的电热水器模型;
2)结合考虑水箱内水流动的电热水器模型,基于概率分布对负荷调度中心控制区域内的电热水器指标进行聚类,建立电热水器负荷群概率模型;
3)基于电热水器负荷群概率模型,根据电热水器内的水温,定义电热水器的热储备状态变量及其计算方法;
4)根据负荷群中热水器的热储备状态高低,选择热水器负荷群可控子集,基于考虑用户舒适度的排序方法对热水器负荷群可控子集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完成负荷控制。
前述的一种基于电热水器负荷群模型的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具体步骤包括:
考虑水箱内部温度分布情况,以及出水时,自然对流对水箱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电热水器典型热力学模型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51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央热水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形均混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