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锁与智能锁之间的交互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5400.8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8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文;杨孟雄;何伟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乐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8B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体 锁头 智能锁 锁死 交互控制 输入模块 锁头尾部 限位头 解锁 钥匙 财产安全 开闭 锁具 收缩 制约 成功 | ||
本发明涉及锁具开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锁与智能锁之间的交互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钥匙A输入第一解锁输入模块内,钥匙B输入第二解锁输入模块内;b、第一锁体进行识别判断,输入信号正确,第二锁头等待第二锁体的信号,如果第二锁体识别通过,箱体成功打开;如果第二锁体识别不通过,则第二限位头伸至第一锁头尾部,阻止第一锁头收缩,同时第二锁头也被锁死;c、如果第一锁体识别不通过,则第一限位头伸至第二锁头尾部,第一锁头、第二锁头均锁死,第二锁体无需继续识别。本发明的第一锁体、第二锁体相互控制,相互制约,只要有一个锁体识别不通过,将致使两个锁头均锁死,更好的保护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开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与智能锁之间的交互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锁具作为一种防盗、保护隐私的手段被广泛应用,而且在较多行业领域里更是需要应用大量的锁具,如: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库房、重要资料的门、柜、箱,市政、电力、自来水、燃气等行业的表箱、环网柜、配线箱、阀门箱、灯杆舱盖等;这就涉及到如何对众多的锁具进行管理,目前采用的方式有:一对一管理(一把钥匙对应一把锁)和一对多管理(一把钥匙对应多把锁,即所谓的“通开锁”)。一对一管理在管理锁具数量多的情况时需要管理人员携带多把钥匙,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管理人员拿着少则十多把多则上百把的钥匙串,使用和管理都很不方便。后来为了方便管理,又使用了一对多管理(通开锁),由一把钥匙来管理多把锁具,而带来的问题是因为一把钥匙可以开很多锁,如果钥匙被盗、遗失、管理失效,都会造成其对应的所有锁具都可能会有被非授权打开的情况,造成严重的管理隐患。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采用智能卡开锁的电控锁,这种锁具虽然具有能够进行多锁管理的功能,但是因锁体的体积大、需要布线、成本高、结构复杂、一般仅用在方便布线及环境良好的室内场所,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现在智能锁均为单一锁,容易被人破解,安全性不高,为了提高安全性,只能在一个物件上安装多把锁来提高安全性能,但是每把锁之间没有联系,不能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安全性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锁安全性能不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锁与智能锁之间的交互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智能锁与智能锁之间的交互控制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转动连接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上设有第二锁体,所述第二锁体上设有第二解锁输入模块,所述第二锁体设有第二锁头,所述第二锁头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头,所述箱体上设有与第二锁体配合使用的第一锁体,所述第一锁体上设有第一解锁输入模块,所述第一锁体设有第一锁头,所述第一锁头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头;
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之间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钥匙A输入第一解锁输入模块内,钥匙B输入第二解锁输入模块内;
b、第一锁体进行识别判断,输入信号正确,第二锁头等待第二锁体的信号,如果第二锁体识别通过,箱体成功打开;如果第二锁体识别不通过,则第二限位头伸至第一锁头尾部,阻止第一锁头收缩,同时第二锁头也被锁死,两个锁头相互限位,更好的保护物品安全;
c、如果第一锁体识别不通过,则第一限位头伸至第二锁头尾部,第一锁头、第二锁头均锁死,第二锁体无需继续识别。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体、第二锁体上均设有无线报警模块,当锁体识别不通过被锁死后,立刻报警,便于主人更好的保护物件财产安全。
优选的,所述第一解锁输入模块和第二解锁输入模块为语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瞳孔识别模块、骨骼识别模块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体、第二锁体均为电磁锁。
优选的,所述箱体由合金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乐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乐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5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音识别的刷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