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高效的供暖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5688.9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宝;时锴;刘鹏;章明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2/02 | 分类号: | F24D12/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采暖炉 吸收式热泵 太阳能集热器 辅助换热器 供暖系统 节能高效 热用户 冷凝器和蒸发器 建筑工程技术 太阳能集热 并联连接 供暖需求 供热回路 环境状况 绿色能源 热泵回路 蓄热回路 蓄热水箱 发生器 控制阀 吸收器 补热 集热 太阳能 供热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的供暖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吸收式热泵、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辅助换热器和燃气采暖炉,吸收式热泵和燃气采暖炉分别连接热用户以供热。吸收式热泵包括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太阳能集热器连接有供热回路和蓄热回路;燃气采暖炉并联连接辅助换热器;热用户循环分为热泵回路和补热回路;所述回路均设置有控制阀。本发明将太阳能集热、燃气采暖炉集热以及驱动吸收式热泵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在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的同时满足复杂多变环境状况下用户的供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能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高效的供暖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和洁净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供暖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而电力驱动的压缩式热泵空调设备的大量使用容易造成用电高峰期的电力紧张,在当前形势下,提倡能源的高效利用,所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迫在眉睫。
在诸多清洁能源应用中,太阳能因其总量大、可再生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吸收式热泵可由太阳能直接驱动,采用的工质对天然友好,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制冷、供暖工程中。但是,在用户供暖中,传统的吸收式热泵采用溴化锂水溶液或氨水溶液作为工质对,存在着不能用于低温供暖或结构繁杂等诸多问题,因此不能广泛应用;同时,传统的太阳能集热器也存在效率低、温度低等缺点。由于供暖效率低,用户的供暖需求复杂多变,太阳能及热泵的应用在现有的用户供暖中并没有发挥其优势,不能得到较好的应用,没有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供暖系统运行方法,使用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燃气采暖炉相结合,在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的同时满足复杂多变环境状况下用户的供暖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高效的供暖系统,包括吸收式热泵、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辅助换热器和燃气采暖炉,吸收式热泵和燃气采暖炉分别连接热用户以供热;
吸收式热泵包括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其中冷凝器通过控制阀连接热用户;
太阳能集热器连接有供热回路和蓄热回路,供热回路中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导热油泵,然后连接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并经过辅助换热器回到太阳能集热器;蓄热回路中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导热油泵,然后连接蓄热水箱,再回到太阳能集热器;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可根据资源情况选择蓄热;
燃气采暖炉通过控制阀并联连接辅助换热器,通过控制阀连接热用户,在太阳能资源不足时,可开启燃气采暖炉进行辅助供热;
热用户循环分为热泵回路和补热回路,热泵回路中热用户出口连接采暖水泵,然后连接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再由吸收器连接冷凝器,最后由冷凝器回到热用户;补热回路包括燃气采暖炉补热和辅助换热器补热,热用户出口连接采暖水泵,然后连接蓄热水箱,再由蓄水箱连接燃气采暖炉或辅助换热器回到热用户;其中,燃气采暖炉补热回路中蓄热水箱连接燃气采暖炉、再由燃气采暖炉回到热用户;辅助换热器补热回路中蓄热水箱连接辅助换热器、再由辅助换热器回到热用户;
所述回路均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调节各回路的开闭,选择合适的采暖方式。
其中,吸收式热泵还包括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连接冷凝器,然后通过制冷剂节流阀连接蒸发器,蒸发器连接吸收器制冷剂入口,吸收器出口依次连接有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发生器溶液入口,发生器溶液出口连接溶液热交换器,然后通过容液节流阀连接吸收器的溶液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5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