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预制隧道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6453.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1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卫星;刘章军;王波;李云龙;刘晓峰;袁崇波;李晓明;瞿峰;张学华;高鹏飞;徐军;于志斌;陈本毅;吴施洋;向渊新;胡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H02G1/08;H02G9/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隧道 防水结构 沟槽回填 沟槽开挖 施工周期 箱涵预制 放线 箱涵 预制 吊装 渗漏 测量 隧道 施工 | ||
一种电力隧道的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箱涵预制,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箱涵吊装,沟槽回填。本发明能解决明开电力隧道施工周期长、防水结构容易渗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线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隧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电力隧道在我国大城市中已开始应用取代架空线路,电力隧道与架空线路相比有以下优点:
(1)采用电力隧道能够避免出现架空线路对绿化树木生长高度的制约,且不占据城市地面空间,城市的美观性更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更小。
(2)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输送容量进行调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3)在运行维护时,采用地下电缆更为方便,能够更方便的建立供电网络。目前电力隧道主要有明开现浇电力隧道和暗挖电力隧道两种施工工艺方法,明开现浇电力隧道的施工工艺已经很成熟,现浇电力隧道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垫层浇筑→底板防水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及顶板钢筋绑扎→侧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侧墙及顶板防水施工→沟槽回填。
明开现浇电力隧道存在两项问题:
1、施工工期长:由于施工时需在现场进行钢筋制作绑扎和混凝土浇筑,且混凝土养护需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和侧墙顶板混凝土浇筑后分别养护,导致施工工期较长。
2、外防水易渗水:由于外防水采用粘贴防水卷材进行防水,在底板防水卷材粘贴后的工序为侧墙及顶板的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容易将防水卷材扎破,导致渗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隧道的施工方法,能解决明开电力隧道施工周期长、防水结构容易渗漏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力隧道的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箱涵预制;
2)测量放线;
3)沟槽开挖;
4)箱涵吊装;
5)沟槽回填;
上述箱涵包括自防水结构以及接口处防水结构。
上述箱涵为两端开口柱体结构,其两端分别为凹口部、凸口部,箱涵的纵截面为矩形面,凹口部和/或凸口部上设有接口处防水结构。
上述接口处防水结构包括活性剂层、密封垫层、泡沫板层、止水胶层。
从箱涵壁内至外依次设置活性剂层、密封垫层、泡沫板层、止水胶层。
在箱涵上设有张拉槽。
在步骤4)中,在箱涵吊装时,采取以下步骤:
1)箱涵的吊装由低处向高处的方向进行铺设,承口即凹口部朝向基础高的方向;
2)对箱涵连接面的承口、插口进行清扫并将活性剂层和密封垫层粘贴在承口上,泡沫板层和止水胶层设置在插口上。
3)将箱涵吊至找平的垫层上,通过起重机和人工配合将箱涵的承插口对接。
4)将一组箱涵吊装入位,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即可在铺设方向端穿入钢绞线牵引张拉。
在步骤3)中,对接缝间隙小于或等于30毫米,箱涵内顶面与内底面和两侧面错面间隙小于或等于2毫米。
在步骤4)中,进行张拉时,采用以下步骤:
1)方涵先张拉底部再张拉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6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锁装置及电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立井大直径电缆同时拆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