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唯一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6471.X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甘恒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2 | 分类号: | G06F16/242;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唯一标识 分配 电子设备 目标信息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数据处理技术 标识分配 存储介质 读写性能 分配装置 规则节点 获取目标 依赖度 源节点 数据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唯一标识分配方法、唯一标识分配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从源节点下发的为目标信息分配唯一标识的标识分配任务;从规则节点获取标识号段;在所述标识号段内获取目标唯一标识并分配至所述目标信息。本发明可以降低唯一标识分配方法中对数据库的依赖度,提高系统的读写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唯一标识分配方法、唯一标识分配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进行信息辨识,经常需要为信息分配唯一标识。例如,GUID(GloballyUnique Identifier,全局唯一标识符)是一种字母数字标识符,可用于对信息进行唯一性标识,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统计、检索系统中。
现有技术分配GUID多数是通过数据库系统实现的。以MySQL(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举例,每次GUID分配业务需要使用特定的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从MySQL中读写得到GUID;具体可在MySQL中给字段设置auto_increment_increment(MySQL配置字段递增量的语句)和auto_increment_offset(MySQL配置字段起点的语句)使GUID通过自增的方式生成与分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整个GUID分配系统强烈的依赖于数据库,当数据库异常时整个GUID分配系统将不可用,这属于致命问题。通过配置主从复制机制,可以尽可能的增加可用性,但是主从复制存在时间延迟,如果主从切换时存在不一致现象,则可能会导致重复发号。同时,GUID分配系统的性能限制于单台数据库系统的读写性能上;对于单机系统而言存在性能不足问题,并且多个分配请求并发时存在资源竞争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唯一标识分配方法、唯一标识分配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唯一标识分配方法中过于依赖数据库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唯一标识分配方法,包括:接收从源节点下发的为目标信息分配唯一标识的标识分配任务;从规则节点获取标识号段;在所述标识号段内获取目标唯一标识并分配至所述目标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规则节点获取所述标识号段的端点唯一标识;在所述标识号段内获取目标唯一标识并分配至所述目标信息包括:在所述标识号段内对所述端点唯一标识进行预设偏移得到目标唯一标识并分配至所述目标信息;以及将所述端点唯一标识更新为所述目标唯一标识并写入预设数据库,以供所述规则节点从所述预设数据库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端点唯一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号段包括连续的多个唯一标识;对所述端点唯一标识进行预设偏移得到目标唯一标识包括:将所述端点唯一标识加一得到所述目标唯一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号段包括离散的多个唯一标识;对所述端点唯一标识进行预设偏移得到目标唯一标识包括:将指向所述端点唯一标识的指针移动到下一唯一标识的位置,从而得到所述目标唯一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规则节点发送状态表征信息;当接收到所述规则节点根据所述状态表征信息判断状态异常而发送的收回标识号段指令时,向所述规则节点退回所述标识号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标识号段内获取目标唯一标识并分配至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信息与唯一标识的映射关系;如果未查询到所述目标信息与任一唯一标识的映射关系,则在所述标识号段内获取目标唯一标识并分配至所述目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6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