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湿接缝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6694.6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水龙飞;江东赟;从海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马振亚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接缝 简支梁 内螺纹连接 预制 外螺纹 裸露 先简支后连续 钢筋 钢筋端部 螺纹钢筋 活接 套筒 调整螺母 工作效率 机械连接 转动活接 桥梁 拉紧 受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湿接缝连接方法,包括:将套筒左端的内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钢筋右端的外螺纹,套筒右端的内螺纹连接湿接缝右侧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端部的外螺纹;将活接云头左端的内螺纹连接湿接缝左侧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端部的外螺纹,活接云头右端的内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钢筋左端的外螺纹,转动活接云头的调整螺母,拉紧湿接缝左、右两侧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使其受力;按照上述步骤将湿接缝左、右两侧的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的端部一一对应连接;本发明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湿接缝两侧的预制简支梁的裸露钢筋,增加了连接强度,且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湿接缝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预制架构的梁式桥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简支梁具有施工工艺简单,便于工厂化作业、质量好、工效高、预制安装方便等优点,而连续梁具有桥梁线性好、行车平稳,结构体系完整,梁体受力较好的优点,将这两种优点相结合就形成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
梁跨体系转换后,梁的最大弯矩转移到两梁连接的现浇段即湿接缝处,同时现浇段的剪力比原设计简支梁梁端所受剪力还大,现浇段承受着弯矩及剪力,为连续梁的危险截面,因此湿接缝钢筋的连接质量至关重要。现有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桥梁两跨简支梁间湿接缝钢筋的连接均是通过绑扎、搭接焊或帮条焊的方式,然而由于上述现有连接方式均为偏心连接,其接头强度并不高,特别的,当相邻两跨简支梁端伸出的钢筋连接长度不足,此时搭接焊的连接方式将无法采用。若采用帮条焊,在湿接缝钢筋密布的环境中,无法保证钢筋受力及最小间距要求,其焊接受施工条件及施工水平限制,影响现浇段湿接缝混凝土的成形效果及体系转换后连续梁的整体受力特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湿接缝连接方法,该方法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湿接缝两侧的预制简支梁的裸露钢筋,增加了连接强度,且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
将湿接缝两侧的预制简支梁吊装就位在临时支座上,并在永久支座上安装湿接缝底模;
将预应力管道由湿接缝左侧的预制简支梁的底部穿入,跨越湿接缝后由湿接缝右侧的预制简支梁的底部穿出,所述预应力管道内集束放置若干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的端部伸出预制简支梁的底部;
对湿接缝左、右两侧预制简支梁若干裸露钢筋进行预处理;
测量湿接缝左侧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的端部与湿接缝右侧预制简支梁相对应裸露钢筋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取长度略小于所述间距其直径等同裸露钢筋直径的螺纹钢筋,并将所述螺纹钢筋两端滚丝;
将套筒左端的内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钢筋右端的外螺纹,套筒右端的内螺纹连接湿接缝右侧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端部的外螺纹;
将活接云头左端的内螺纹连接湿接缝左侧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端部的外螺纹,活接云头右端的内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钢筋左端的外螺纹,转动活接云头的调整螺母,拉紧湿接缝左、右两侧的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使其受力;
按照上述第四、第五、第六步骤将湿接缝左、右两侧的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的端部一一对应连接;
安装湿接缝前、后两侧的侧模,用混凝土浇注湿接缝;
张拉预应力管道内的预应力钢筋,并将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分别锚固在湿接缝左、右两侧的预制简支梁的底部;
待湿接缝混凝土的保养期结束,拆除临时支座。
所述对湿接缝左、右两侧预制简支梁裸露钢筋进行预处理,是将湿接缝左、右两侧预制简支梁裸露的钢筋拉直、除锈,并将其端部滚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6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