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6936.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岳;李滔;孟婕;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维讯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7/27;G06F17/5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 领域知识库 技术指标 最优设计 预设 产品结构 相似度匹配计算 相似度算法 语义相似度 仿真分析 匹配计算 三维建模 三维模型 设计参数 特征信息 指标信息 自动生成 权重和 权重 排序 存储 关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产品设计指标,计算设计指标中与预设的领域知识库中的知识集中的关键词的语义相似度匹配计算获得与领域知识库中产品设计任务相关领域的知识集;根据输入的设计指标信息及相应的权重和阈值,与预设的产品结构技术指标库中存储的实施例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计算获得产品结构技术指标库中相似的实施例集;对实施例集进行基于熵值权重的灰色关联方法的评价排序,从中获取到最优设计方案,将最优设计方案的设计参数导入产品三维建模模板中,完成产品设计方案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并完成仿真分析。本发明利用相似度算法快速从现有技术中获得最相关的技术从而快速完成产品方案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创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为满足瞬息万变的需求,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速。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快慢,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产品的创新设计依赖于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然而现有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对外部产品和技术的跟踪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国内大多数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主导模式。由于受到外部技术环境的影响,这种创新模式正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与产品的进步。如何实现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并将相关技术快速有效地融入产品创新设计中,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甚至在改变着简单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开发传统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根据产品设计指标,将设计指标中与预设的领域知识库中的知识集进行相似度计算,获得与产品设计任务相关领域的知识集;将设计指标信息与预设的产品结构技术指标库中存储的实施例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计算获得产品结构技术指标库中相似的实施例集,这样可从相似的实施例集中获得最优的设计方案,然后对最优的设计方案的设计参数进行校正,从而得到产品的设计方案,利用相似度算法快速从现有技术中获得最相关的技术从而快速完成产品方案的设计。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产品设计任务要求相应输入设计指标,并对各指标设置相应的权重和阈值;将设计指标中与预设的领域知识库中的知识集中的关键词,进行语义相似度匹配计算;根据输入的设计指标信息及相应的权重和阈值,与预设的产品结构技术指标库中存储的实施例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计算;
S2、根据语义相似度匹配计算获得与领域知识库中产品设计任务相关领域的知识集;根据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计算获得产品结构技术指标库中相似的实施例集;对实施例集进行基于熵值权重的灰色关联方法的评价排序,从中获取到最优设计方案;
S3、对最优设计方案的各设计参数进行校验,检查最优设计方案的设计参数指标是否达到输入的设计指标,若达到输入的设计指标则执行S4,若未达到输入的设计指标则执行S5;
S4、将最优设计方案的设计参数导入产品三维建模模板中,完成产品设计方案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并完成产品设计方案三维模型的仿真分析,生成产品设计方案报告,完成产品创新设计;
S5、获取相关领域的知识集中各设计参数变量名称概念,以实现对设计参数修改的辅助,根据S3中校验结果,获取最优设计方案中需要修改的设计参数的集合,根据预设的产品设计流程规则顺序,结合产品结构技术指标库中的参数对所述设计参数集合进行修正,获取最终设计参数修改后的最优设计方案,并返回步骤S3。
优选的是,所述的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法,语义相似度匹配计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领域知识库中存储的知识条目进行训练,得到知识条目中每个词的词向量,然后将每个词向量组合形成词向量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维讯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维讯同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69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