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落枕的药枕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6939.5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5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方春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华萃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F5/045;A61K36/899;A61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囊 电阻线圈 颈椎牵引 落枕 药枕 头部承托 侧睡区 密封管 散热筒 嵌接 背面设置 单元设置 连接端子 内部安装 预热升温 底端 挥发 颈部 内壁 中草药 治疗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落枕的药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侧睡区,所述侧睡区的中部设置有头部承托区,所述头部承托区的底端设置有颈椎牵引区,所述颈椎牵引区内部的中端设置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内部的中端嵌接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的内部嵌接有电阻线圈,所述颈椎牵引区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药囊单元,所述药囊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药囊单元的内部放置有中草药,所述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连接端子。该种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药枕内部安装有电阻线圈,电阻线圈预热升温能够加快多个药囊单元快速挥发,促进带有落枕的使用者的颈部对药物的吸收,可见该种发明,功能实用,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落枕的药枕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现有的睡枕部分引用了药物成分,俗称药枕,现有的药枕由于在结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从而使得其在使用时,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现有的药枕在使用者进行使用时,药物渗入使用者的颈椎内部的速度比较慢,且药枕内的药物搭配比较单一,使得药枕在对落枕进行药物治疗时,治疗速度不够理想化,另一方面,现有的药枕,针对使用者,不能够人性化的进行药枕高度的调节,其药枕的高度死板固定,无法满足落枕病人的使用者对药枕合适高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落枕的药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落枕的药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侧睡区,所述侧睡区的中部设置有头部承托区,所述头部承托区的底端设置有颈椎牵引区,所述颈椎牵引区内部的中端设置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内部的中端嵌接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的内部嵌接有电阻线圈,所述颈椎牵引区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药囊单元,所述药囊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药囊单元的内部放置有中草药,所述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输气管连接有气囊,所述连接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输出端与电阻线圈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睡区的外端设置有防护区,所述防护区的外表面覆盖有香薰层。
进一步地,所述颈椎牵引区的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成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颈椎牵引区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孔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与本体的内部为导通结构,所述气囊的顶端开有吸气端口,所述气囊的底端设置有止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正面设置有控温键。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覆盖有绵层,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成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药囊单元的内部放置的中草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肉半边莲20份、狼尾草18份、猪獠参10份、鬼灯笼根15份、红筷子10份、石柑子10份,制备方法为取上述原料,粉碎,过80目筛。
所述药枕,工作方法为:使用者头躺在头部承托区,颈椎放置在颈椎牵引区,颈椎牵引区底端设置的凹槽,凹槽使得颈椎牵引区与人体肩部良好无缝配合,使用者按动气囊,对本体内部进行气体的注入,本体充气后,高度上升,停止按动时,且合上止气阀,使用者躺在合适高度的头枕上,按动手柄,控制本体内部的电阻线圈进行加热,加热产生的热量经散热筒处理后,将热量均匀散开,促使多个药囊单元内部的药物进行快速挥发,头枕发热,使得人体颈椎部的皮肤预热,使得颈椎牵引区内部的药物治疗人体的颈椎疾病,防护区防止人体头部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华萃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华萃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6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