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家居安全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7863.8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2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苍南斯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38;H04W4/14;H04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系统 用户身份信息 定时模块 家居安全 数据信息 远程监控 物联网 燃气浓度检测模块 数据采集子系统 发送控制系统 家居环境监控 数据存储模块 液体流量检测 移动终端模块 中央处理系统 发送子系统 录入子系统 参数设置 短信编辑 火灾检测 实时监测 数据存储 数据分析 提醒用户 系统扫描 显示模块 液体流量 用户信息 录入 烟火 燃气 采集 发送 查询 房屋 配合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监测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家居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数据分析与判断的中央处理系统、用户身份信息采集的用户信息录入子系统、家居环境监控的数据采集子系统、短信编辑与发送的GSM短信发送子系统、数据信息查询与了解的移动终端模块、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数据存储模块和公示数据信息的显示模块,该系统扫描和手动录入三种用户身份信息,有效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燃气浓度检测模块、液体流量检测模块和火灾检测模块,便于对房屋内的燃气浓度、液体流量情况和烟火浓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定时模块与GSM短信发送控制系统的配合,通过定时模块来对系统进行参数设置,方便提醒用户采取相对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家居安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通过物联网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内的大型社区越来越多,而且 大型社区内多为高层住宅建筑;在大多数情况下,住户都会在白天外出上班或者办事,家中处于无人状态,因此一旦家中的燃气管道发生泄漏、水管爆裂漏水、电气火灾,住户不能第一时间知道,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会威胁到旁边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家居安全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家居安全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家居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数据分析与判断的中央处理系统、用户身份信息采集的用户信息录入子系统、家居环境监控的数据采集子系统、短信编辑与发送的GSM短信发送子系统、数据信息查询与了解的移动终端模块、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数据存储模块和公示数据信息的显示模块,所述用户信息录入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和GSM短信发送子系统均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系统,所述中央处理系统分别电性输出连接移动终端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
优选的,所述用户信息录入子系统包括按键输入模块、指纹输入模块和面孔输入模块,且所述按键输入模块、指纹输入模块和面孔输入模块均电性输出连接信息识别模块,所述信息识别模块电性输出连接信息编码模块,所述信息编码模块电性输出连接用户信息录入控制系统,所述用户信息录入控制系统电性输出连接信息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燃气浓度检测模块、液体流量检测模块和火灾检测模块,且所述燃气浓度检测模块、液体流量检测模块和火灾检测模块均电性输出连接数据整合模块,所述数据整合模块电性输出连接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所述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性输入连接视频采集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电性输入连接摄像头,所述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分别电性输出连接采集数据存储模块和警报模块。
优选的,所述GSM短信发送子系统包括短信编辑模块,所述短信编辑模块电性输出连接GSM短信发送控制系统,所述GSM短信发送控制系统分别电性输入连接定时模块和短信统计模块,且所述GSM短信发送控制系统分别电性输处连接移动互联网和短信存储模块,所述移动互联网电性输处连接GSM短信平台。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包括红外摄像头、防爆摄像头和防水摄像头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所述摄像头外壁均匀设置有LED灯珠。
优选的,所述警报模块由一个蜂鸣器和一个红色发光二极管组成,且警报模块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P1.0接口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苍南斯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苍南斯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7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