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8595.1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枫 |
主分类号: | C08B31/16 | 分类号: | C08B31/16;A23L21/10;A23L29/212;A23G3/42;A61K9/48;A61K4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复合变性淀粉 制备 应用 果冻 按比例混合 冻融稳定性 淀粉变性 豆类淀粉 固有特性 化学改性 混合调配 胶类物质 空心胶囊 食品凝胶 薯类淀粉 天然特性 应用过程 原料淀粉 成膜性 非化学 凝胶剂 热粘度 增强剂 变性 调乳 复配 改性 糊化 醚化 凝胶 软糖 酸化 造粒 酯化 淀粉 配方 中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复配原料淀粉调乳、酸化、醚化、酯化、中和、混合调配、造粒等工序,加工过程是由复杂的化学改性和非化学改性多元变性完成,在应用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凝胶剂和增强剂,完全取代原配方中的胶类物质。本发明属于淀粉变性技术领域,利用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按比例混合后,在其固有特性的基础上,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适合于食品凝胶软糖、果冻和药用空心胶囊应用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淀粉变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元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淀粉为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多糖,种类繁多,我国变性淀粉的研究和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通过20多年的研究,目前已有交联淀粉、氧化淀粉、酸解淀粉、醋酸酯、磷酸酯、烯基琥珀酸酯、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阳离子淀粉等多种变性淀粉。但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现代工业中,单一的变性淀粉产品不能满足要求,使其在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多元复合变性淀粉是指在同一个淀粉分子上接上二种或者两种以上反应基团的淀粉,由于分子中各基团的相互协调作用,使其性能更优,应用效果更突出,专用性更强。
药用空心胶囊是一种特殊的药用辅料,其与药品一起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最终为人体所吸收,所以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用药的安全,目前也积攒了许多关键质量问题。目前明胶作为用于制做医药空心硬胶囊材料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明胶系由动物的骨、皮为基本原料经轻工业加工而得,是一种动物蛋白,动物的骨、皮虽可再生,但资源还是受到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明胶用量的增大,使原料价格上涨,致使明胶价格一路攀升。基于上述情况,一些非法的明胶厂用废旧皮革做明胶原料,以降低成本生产出含铬超标的明胶及后续的胶囊产品,出现“毒胶囊”引起国内明胶市场巨大风波。明胶为原料的药用空心胶囊中重金属(铬、砷、汞、铅等)的含量的限度问题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有些不法企业在生产时使用蓝矾皮胶代替药用明胶。合格的药用明胶所用的牛骨应是除去牛身上具有感染风险的头盖骨和脊椎骨,猪皮、牛皮应是新鲜皮或冷冻皮,且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情况(包括生产环境、生产装备、中间控制、卫生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另外,防腐剂和抑菌剂以及微生物检测是药品必须执行的通则,并且对于明胶胶囊,其自身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所以,一些企业由于自身生产的环境和卫生条件较差,导致生产过程微生物指标无法完全控制,为达到防腐的目的,人为地加入防腐剂和抑菌剂,这对人体的危害很大。β-受体激动药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兽药,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生长,减少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但是,长期食用含有β-受体激动药残留的食品将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我国农业部已正式下文严禁克伦特罗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近年,包括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在内及其他受体激动剂也开始非法用于动物生产,加大了执法和检测的难度。明胶的生产材料多为屠宰场提供的牛、猪羊等的皮毛、骨头。在我国,兽药和药物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也增加了对药用明胶空心胶囊质量的担忧。
现有国内研发这方面技术领域的很多,都停留在研究试制阶段,即使有专利也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由于原料单一,现有技术是利用玉米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豆类淀粉其中的一种进行化学改性或酶变性,很难达到即具有粘弹性,又具有一定保水性和透明度;加工技术简单,难以满足食品和医用胶囊的质量要求,上述变性淀粉在食品加工的应用过程中,都需要其他凝胶剂配合使用,如卡拉胶、明胶、果胶、黄原胶、瓜尔豆胶等,很难做到完全取代胶类,降低成本。
虽然已有一些专利声称能够生产淀粉胶囊(见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87203A.CN102716489A,
CN101245157A,CN101406704A4,CN101708174ACN1931145A),但上述专利大多只是对变性淀粉、凝胶剂(例如结冷胶、果胶、卡拉胶等),增塑剂及其他添加剂(例如增强剂、色素、遮光剂)的混合体系论述。
因此,研发一种可替代动物骨、皮制做明胶的新原料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枫,未经周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8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